第五章 腓特烈大帝——德意誌的千古一帝(2)(1 / 1)

——這份曆史重擔究竟會落在誰身上呢?

當時德意誌的1800多個小邦和自由市,不用說絕大多數都是在曆史的漫漫長路兩邊打醬油的,真正強大的也就那麼四五個,而強大到有實力統一德意誌的,就隻有兩個:

第一個是奧地利。

無論是曆史上還是現在,奧地利都跟德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奧地利人也屬於日耳曼種族;官方語言也是德語,跟德國巴伐利亞一帶的口音很相像;兩次世界大戰中,奧地利都是德國的堅定盟友。在歐洲一體化進程突飛猛進的今天,穿越兩國邊境一不用查護照二不用換現金。不深入了解的話,簡直就覺得她們好像是同一個國家。

在曆史上,奧地利和德國的統一也僅僅是失之交臂。

早在公元962年德意誌第一帝國剛剛建立的時候,奧地利地區就從屬於這個帝國了。前麵說過,1156年,奧地利沾了紅胡子腓特烈的光,升格成為公國,遷都維也納。經過幾百年的不斷擴張,奧地利成為了德意誌第一帝國最強大的諸侯國之一。

到了1276年前後,從今天的瑞士境內起家的哈布斯堡家族通過武力奪取了奧地利。打這起,這個家族統治奧地利長達600多年。在此期間,奧地利持續地發展壯大,不僅在德意誌各路諸侯當中實力最大,而且還不斷向東向南發展,奪取了斯拉夫人聚居的很多土地。

也正是因為奧地利向東、向南發展得太順利,一來二去它就對統一德意誌這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就不太感冒了,轉而全心全意經營自己名下的德意誌神聖羅馬帝國。德國統一的千秋偉業就此跟奧地利擦肩而過。

這樣一來,這個曆史使命就此落到了德意誌的二號種子選手——普魯士王國的身上。

普魯士本來是個地名,指的是今天波蘭的東北部地區。這地方距離今天的德國不近,可是離波羅的海那幾個小國倒不遠,所以,古代生活在這裏的普魯士土著不屬於日耳曼種族,講的語言也類似於後來的拉脫維亞或者立陶宛語,跟德語相比差遠了去了。

從古代的普魯士變成後來的德意誌的普魯士王國,主要有兩個曆史淵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