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嶼青林閣道重,淩晨霄氣散千峰;牙措錦模懸翔鳳,水殿金鋪隱濯龍。仗外輕陰當檻靜,筵前積翠入杯濃;此身疑是來天上,瑤島風光仿佛逢。
高張廣樂播南薰,寶惺樓船劍佩兮;玉潤鳴泉雲際落,橘右手拉住瑾妃的手,笑容可掬的從花叢裏踱了出來。宮女們忙上去跪接,光緒帝傳諭,叫她們不必拘束,揀那好的曲兒再唱幾支聽聽。太監們聽皇上說要聽曲子了,便去端一張逍遙椅來,安放在草地上,請萬歲坐下。珍妃傳諭宮女們,索性拿了三弦鼓板來唱。那宮女聽了,口稱領旨,她們原預備下樂器的,便有小太監捧上來。
正預備彈唱,忽見那總管太監李蓮英急匆匆的走來,見了光緒帝,忙跪下奏道:“萬歲爺快回宮去,老佛爺看了重要的奏本,正找萬歲爺回宮去商量去呢。”光緒帝原是畏懼太後的,一聽說太後傳喚他,如何敢怠慢,急急擺駕回宮,見了西太後。太後正和一班王大臣在勤政殿看黃紙匣裏的奏章,見光緒帝進去了,便把奏章遞給皇帝看。光緒帝看時,見是軍機大臣榮祿的奏本,上麵說的是請皇太後移蹕頤和園,舉行慶祝萬壽的典禮。光緒帝每次陪著皇太後閱看奏章,看完了依舊把奏章放入黃紙匣裏,不說一句話。醇親王在一旁卻耐不住了,便奏請皇上皇太後準榮祿的奏,在十月裏舉行萬壽大典。西太後聽了連連搖著頭說道:“不興不興!俺們堂堂大清國,吃小小日本打了敗仗,賠款割地,我的臉也丟盡了,還有什麼心思逛花園去呢。”西太後氣憤憤的說著,那兩道眼光卻注定在光緒帝臉上。光緒帝明知道太後在那裏譏諷他,便也低著脖子,不敢作聲兒。嚇得醇親王,忙爬在地下磕頭。
後來眾大臣會議,擬了一道停止慶賀的諭旨,呈給兩宮看過了,發下去。那道上諭說道:
本年十月,予六旬慶辰,率土護歡,同深懷祝!屆時皇率中外臣工,詣萬壽山行慶賀禮,向大內至頤和園,沿途嘩路所經,外臣工,詣萬壽山行慶賀禮,向大內至頤和園,沿途嘩路所經,封;尋複毀我舟船,不得已,興師致討。刻下幹戈未載,征調頻仍;兩國生靈,場催鋒摘;每一念及,悼憫何窮!前因念士卒臨陣之苦,特頒發內努三百萬金,傅資飽騰。茲者,慶辰將屆,予何心肆耳目之觀,受台茉之祝耶。所有慶辰典禮,著仍在宮中舉行。其頤和園受賀事宜,即行停辦。欽此!
膚仰承彭旨,孺懷實有未安;再三籲請,未蒙慈允,敬維盛德所關,不敢不仰遵慈意,特諭爾中外臣工,一體知之。欽此!
光緒帝見西太後臉上不快活,想來因停止慶典,不能到頤和園去遊玩,所以心中鬱鬱不樂。便拿好話勸說,又說:“現在俺們已和日本講了和,時局早已太平了。雖說下了上諭停止慶典,但俺也得替老佛爺做做壽,到那天依舊請老佛爺進頤和園遊玩去。”醇王也在一邊附和著說道:“難得主子一片孝心,到老佛爺萬壽的一天,奴才們都要到園子裏去給老佛爺磕頭;那天老佛爺也得開開恩,賞奴才們逛一天園子。”西太後原是滿腔怒意的,經醇親王求著,才漸漸的和緩下來,便微微的點著頭。接著小太監上來,請老佛爺進福壽膏,許多宮女,把太後簇擁著進去。
什麼叫做福壽膏呢?便是那鴉片煙。這鴉片煙自從道光末年,開了五口,和外國通商以後,英國人盡把鴉片煙運到中國來銷售。那時百姓們都吃了鴉片煙,內中有一個廣東人名叫陸作圖的,他家裏煮成的煙十分香美,別人都不得他的法子,任你如何考究煮法,總不及陸家的芬芳有味。第一那陸家有一口井,井水十分清潔,拿這井水盛在碗裏,望去一片綠色,和翡翠一般。拿這個井水煮煙,才能有那樣的香味;倘換一種水,那香味便大減了。第二那陸作圖的煮煙,另有一種秘法;他這法子,連自己的兒女也不傳授的,隻傳給他妻子郭氏。當時廣東地方的富家大戶都托那郭氏煎煙。每煎一次,要二兩銀子的工錢,郭氏也狠賺了許多銀錢;便是那兩廣總督吃的煙,也是郭氏煎煮的。總督吃得好,便煎了一缸煙,送進京去孝敬太後,太後吃了也十分讚美,賞它名稱叫福壽膏。從此凡是做兩廣總督的,都成了一個例規,每月總要煎一缸煙,送進京去孝敬皇太後。太後傳諭,每月賞郭氏工食銀二百兩。因此那郭氏的名氣通國皆知,各省的文武大員,凡是有煙癮的,都托郭氏煎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