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狂熱相反的,是過分相信內在的自我,關閉接收外在振動的頻率,這樣的人往往過於理智。由於受製於理智情緒的管轄,意識的振動頻率大幅下降,以致對任何事情都保持“敬而遠之”的態度,更不會輕易燃起熱情。
為糾正這兩種極端的情緒,我們要讓自己的內心遵循那些能夠真正激發自己正能量的事物。這意味著你要打開通向內在的活躍和積極流動的能量的大門,將注意力投注到你感興趣的事物上來。無論這種能量自然流向哪種活動,你都要遵循它,隨著它毫不費力和優雅地前進。如此一來,很多事情都會自然而然地引發自己的熱情,你為之吸引,並欣然去執行。
同時,我們還要足夠認真地對待自我,對那些抑製或切斷內在心靈能量的人或事果斷地否決。與眾人適度保持隔離並信任你內心的信息,即便他人說三道四,你的能量和激情也照樣會源源不斷。為外物所擾的選擇,會導致你靈感的停頓和枯竭,最終會導致情緒狀態的失衡。
持續興奮與低迷
在我們出生時,靈魂已經產生了一個此生的意向。這個意向被稱為最高的理想或者更高的選擇。它與心靈能量自然連接,隨時為你的活動提供動力和靈感。當你傾聽內心的感覺時,就能與之接通,在工作和生活中表現出恰如其分的興奮,並展現出強大的創造力。無論是牛頓醉心於實驗,將懷表當作雞蛋來煮,還是愛因斯坦癡迷於相對論錯將鈔票當作書簽,都是自動連接了那個靈魂深處的理想,獲得了持續興奮的動力,集粗心和專心於一體。
他們的情緒看似極端,其實是內在能量外化的表現,能夠對熱衷事物保持興奮的人是真正具備創造力的人。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熱衷與我們平時所說的“亢奮”有本質的區別。
比如,很多人喜歡打電子遊戲,一連幾天從早到晚都隻專注於遊戲,荒廢了其他的任何事情,導致他的工作、生活萎靡不振。這種“興奮”打亂了其他事物的平衡和良性發展,從而使他對其他事物提不起興趣,甚至消極、頹廢對待。這樣的興奮隻能稱得上是對新興事物的階段性亢奮,是錯誤的、不健康的情緒。
告別持續低迷與興奮的極端情緒,像牛頓一般點燃真正的激情,就需要找到自己真正喜歡和感興趣的事物,也可以說是明確自己的理想,並自發地利用它產生的熱情。
輕信與多疑
不仔細看,不仔細聽,不仔細思考,不仔細體會就下結論,會產生輕信;過分地自我堅守,會造成武斷地評判世界,用懷疑一切的態度麵對任何事物。
自我堅守的根源在於我們的靈魂積累了太多非自然的思想念頭,以至於靈魂被思想駕馭。自我認知過分堅守自我的個體,浪費了大把心靈能量,把自己跟他人拴在了一起。這讓他們很容易相信他人,同時在經受挫折時,又會立即懷疑對方。情緒能量混在一起,很容易失去力量、活力和自我意識。
這需要你聆聽自己的直覺,聆聽靈魂的反應。任何時候,如果你讓其他人消耗過多的心靈能量,或者因為給予他人較多的能量而試圖控製時,都要將注意力收回到自己身上,慢慢修養,在情緒上愈合自己以重新恢複自然的平衡和活力。
當我們主動給出正能量,使事情變得更好時,就是在幫助自己擺脫輕信或懷疑的極端情緒。因為此時你已不再是服務他人,而是在充分服務自己的內在。
◎走出負狀態的惡性循環
很多時候我們感到自己很不愉快,就會不自覺地將壞情緒傳染給他人,致使身邊的人都陷入低能量和負能量的情緒狀態中。
你可以想象,倒黴的你不小心被心情不好的老板怒斥,你壓抑著一肚子的火氣回到家中,怒氣衝衝地踹門而入,屋內所有的人都被你的壞情緒嚇到。本來大家正在看一檔娛樂節目,其樂融融,卻被你突然的壞情緒從愉悅的狀態瞬間拉入穀底,不巧的是,家中不懂事的狗剛好隨地大小便,於是,有人生氣地將狗丟出窗外,不明就裏的狗把委屈發泄給了隔壁的貓,貓因為和狗打架打碎了主人的花盆……這樣惡性循環下去,壞情緒就像傳染病一樣,迅速地蔓延了整個社區。
當然了,這隻是一個充滿恐怖意味的笑話。但是我們的狀態和情緒確實是可以傳染的。正如一個充滿活力的老板會帶出一支鬥誌昂揚的團隊,而一個不苟言笑、一臉肅穆的上司則隻能“恐嚇”出一幫中規中矩、毫無創造力和工作熱情的下屬。
著名專欄作家哈理斯與朋友一起在報攤上買了一份報紙。拿到報紙後,朋友很禮貌地向報販說了聲謝謝。然而報販一臉冷漠,一言不發。他們一離開報攤,哈理斯馬上向朋友抱怨道:“這家夥態度太差啦!”朋友一臉溫和:“他每天都是這樣的。”哈理斯沒有結束談話的意思,反問道:“既然這樣,你那麼客氣幹什麼?”朋友理智地回答道:“為什麼我要讓他決定我的行為呢?”
哈理斯顯然受到了報販的情緒影響,他不自覺地陷入負麵情緒的困擾當中,並且還向他人傳播這種情緒。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多人像極了哈理斯,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經常不自覺地進入能量負狀態的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