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改變世界的能量(2)(1 / 3)

我們可以假設喬治在憤怒之後,發現這並沒有對他產生任何積極的作用,而他也意識到自己此刻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趕緊著手做一份完美的簡曆,然後積極地投到那些更適合自己的公司。那麼,他的能量就會升值到“自信”和“樂觀”,正能量就此產生了。隨著意識能量的上升,他會變得善於自我修正和調整,從而使心靈達到更高的能量層級。

喬治的例子是我們能夠設想的一種積極的表現,然而,生活中仍然有很多人缺乏對意識真相的認知,陷於能量層級的底端。同樣是喬治的案例,也許你的身邊有一個恰好與他相反的湯姆。在麵對被解雇的情況時,湯姆最初也許是從“憤怒”開始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他的情緒由失業的憤怒轉為對前景的擔憂,他陷入憂慮、恐慌,最終產生放棄和絕望的念頭。這就是一種意識的自我排斥和放棄。

一旦產生了這樣的想法,這個人非但不能攀升到高級能量層麵,反而還會固執地認定自身的負麵情緒會有效地保護自己。他會把自身置於意識的假象之中,深刻認定自己是受害者,從而為保護自己采取一係列消極的行動。

超越了意識假象的個體,會為自身視角產生的後果負責,徹底擺脫受害者的觀念。他們對待壓力的態度更傾向於“治療”而非“處理”。這兩者的關鍵區別在於,“處理”並不能消除壓力產生的前提,它依然保持不變;而“治療”則因改變了事情的前提使壓力完全得以清除。這正如給高血壓病人開降壓藥隻能使其血壓暫時下降一樣,不能完全根治;但是如果我們讓病人時刻舒緩心情,保持積極的生活態度,則可以遏製病情的複發。

在這樣的前提下,他們認定自身就是生活的主體,沒有什麼比自己更強大。隨之而來的是改變對待壓力的觀念,從認定壓力是外在的到認識到壓力完全取決於自身的態度。事實正是如此。無論個體選擇抵禦或者逃避某種狀況產生的後果,其狀況本身並不具有能量。

從曆史的進程中,我們能清晰地看出,人類在“處理”社會問題(壓力)時,並沒有認識到問題本身並不具備能量的事實。人們把解決問題的方式訴諸於法律活動、戰爭、市場調控等具備負麵能量的渠道,結果可想而知--問題依然存在,沒有任何改觀。

不過,這並非全無好處。這些用負麵能量衝擊心靈壓力的方式,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挖掘了“負麵能量”背後隱藏的病因,一定程度上化解了人類社會的種種衝突。

◎潛意識經驗:好的選擇與壞的結果

每個人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本來自己的意願是很好的,卻往往出現與初衷背離的情況。我們做出了好的選擇,卻產生了壞的結果。其實,你完全信任並迅速執行的選擇,隻是你潛意識裏的經驗而已,潛意識時刻想要替你做主,而且沒有任何辨別能力。

比如我們經常會提及到的“童年陰影”,它的形成在於童年經曆了某些恐怖或者極不愉快的事情。潛意識把這段記憶記錄下來,當類似的事情發生時,會對與“童年陰影”有關的事情產生極大的排斥。

奧利弗與他的父親勞倫斯走進我的辦公室的時候,顯得非常緊張。他的左手緊緊地捏著一個士兵玩偶,右手抓著父親的襯衫下角,一張充滿了稚氣的小臉隻露出一隻警惕的眼睛。盡管勞倫斯用心地向他解釋,我不是“打針”的萊爾先生(某兒童醫院的心理醫生),但奧利弗還是沒辦法放鬆地坐下來。

最終,勞倫斯無奈地說:“我幾乎用盡了能夠想到的所有方法,可結果你也看到了。奧利弗五歲的時候被一個人販組織拐賣過,被救出的時候已經過去兩個多月了……這都是我的錯,我不該把他一個人留在公園裏。”

說到這裏的時候,勞倫斯的情緒變得很激動,悔恨和憤怒使得他額頭上的青筋爆出。

“那次的經曆讓他變得冷漠和膽小起來,他甚至不與任何陌生人說話,不和讓他感覺警惕的人交流。對於奧利弗遭受的傷害,我感到很痛苦,所以,從那時候開始我漸漸不再願意相信任何人。甚至於鄰居的好心拜訪,我都會警惕地拒絕,但這並不能讓我感到安全。有一次,我的車子在半路拋錨了,維修站就在不遠處,我隻需要跑著過去,10分鍾就能返回。可是我不放心奧利弗一個人待著,這時候,一位開車路過的好心太太詢問發生了什麼事情,並願意替我暫時照看奧利弗。可是在我剛走出去沒幾步就後悔了,我立刻折返回來,不太友好地對那位女士說‘謝謝你的好意’。這位女士感覺到了我的態度,很不高興地說了句‘我很後悔自己多管閑事’,然後快速地開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