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懷來縣巨閹授首 錦雞柵皇帝被擄(2 / 3)

照例宮監勒死了人,將白績在死人的頭上打一個對結,再割下死者身上的衣襟拿著前去複旨。然後由千秋鑒的太監檢驗一過。又去奏知皇上,察明死者無訛,這才用棺木收鹼。這時的內監他還是第一次勒死人,見雲妃氣絕,要緊走下繡榻,忘了把白續打結,待到想著,忙俯身去拉那白緩時,這一嚇把那內監的魂靈兒嚇得飛上九天。因那內監勒雲妃的當兒,閉著眼睛咬緊了牙齒,不曾瞧見雲妃的形狀,此時回眼再瞧,見雲妃粉臉青紫,額上滿繃著紅筋,兩眼瞪出在外,舌吐寸許,青絲散亂,鼻孔中鮮血直流,嘴角邊也淌著紫血,頭上那幅白續,東一塊西一塊地遍染著血漬。幾乎白績變作了紅績了,那內監本來已用盡了氣力,加上這一嚇,手足越覺癱軟下來,半晌動彈不得。那老宮人恰巧回過頭來看見雲妃的慘狀,哇的一聲哭了出來,內監被她哭聲一激,如夢方醒,隻好硬著頭皮把白續在雲妃的頸子上打了結,又扯了一方小襟,匆匆地複旨去了。英宗那時已喝得酩酊大醉,內監向他稟白,半句也沒有聽得,唯含含糊糊地點點頭,內監便退出了仁慶宮,就門前的著衣鏡裏照看,見自己的身上、臉麵、手上都濺滿了血跡。他不禁想起雲妃臨死的麵目來,心理兀是害怕,忙望空跪下磕了一個頭祝告道:“奴才是奉的上命。身不由己,娘娘在冥中切莫見怪。”祝罷立起身自回他的伺候室去。

明天的早朝,英宗勉強出去聽政,便有那千秋鑒的太監首領,奏陳已驗明雲妃的屍身,來請旨盛鹼安葬。英宗聽說雲妃死了,不覺吃了一驚,把昨夜醉後所幹的事一點也想不起來。趕緊退了朝,到仁壽宮來看雲妃,走進宮門,就覺著陰慘慘的一種景象,宮女們都一個個哭得兩眼紅腫。那妝台上燃著一對綠燭,一陣陣的紙灰氣味觸鼻,繡榻上直挺挺地睡著雲妃,身上遮蓋著一幅紅羅,黃緞掩著臉,情形很是淒慘。英宗走向榻前,忍不住去揭開那幅黃緞來,這時雲妃的玉容已完全變了紫色,粉頸上係著的白線依舊不曾解去,那種瞋目吐舌的形狀,把英宗嚇得倒退了幾步。想起她生時的那樣花容月貌和往日的情分,鼻子裏一陣酸溜溜的,也不禁紛紛地垂下淚來。當下仍將黃緞蓋上,回顧宮女們問那雲妃的死狀,由宮女將昨夜內監奉旨勒死雲妃的經過稟述了一遍,英宗聽了才想起晚上的事來,似乎約略還有些兒記得,隻是不甚清楚。又把那賜縷的內監傳來,那內監也照樣陳說一番。英宗頓足歎道:“這是聯的不好,叫雲妃受了屈了!”說著滴了幾點眼淚,吩咐尚儀局從豐收鹼了,照貴妃例安葬。又親下諭旨,追封雲妃為賢孝貞烈穆貴妃,家族蔭襲男爵,兄雲龍摺為殿前都尉。英宗又以雲妃死得慘苦,並詔天應寺方丈建醛四十九日算是超度雲妃。英宗自誤殺雲妃後,深怪慧妃在醉中唆著自己,心上很是鬱鬱,足有兩個多月不進仁慶宮。又為了怪慧妃的緣故,間接著又恨王振。所以值於謙參奏王振,英宗正觸動牢騷,乘怒將王振訓斥了一頓,氣得王振在家裏生病。

當雲妃勒死的第三天,宮中就鬧起鬼來,頭一個見鬼的人正是那夜勒死雲妃的內監,那內監平日膽小,一到了天昏就不敢經過仁壽宮了。這夭的晚上竟忘了那件事,走過仁壽宮的門前正當雲黑風淒的時候,又不曾帶著燈火,猛見雲妃滿臉血汙,項上拖著白縷,立在仁壽宮門口。那內監嚇得怪叫一聲,跌倒在地上人事不省了。仁壽宮內的宮女等聽得宮門外的喊聲,掌了一盞紗燈,七八個宮人一齊擁出來,瞧見那內監倒在地上,嘴裏的白沫吐得有三四寸高,大家當他是中了風,便七手八腳地把內監扶起來,由一個宮人去取了還魂香來燃了,在內監的鼻子裏薰了一會,漸漸見他蘇醒過來,大叫:“嚇死了!”睜開眼睛,見宮女們圍繞著他,便顫著說道:“可曾瞧見雲娘娘嗎?”眾宮女聽說,都呆著發怔,不提防那內監直跳起來,連連叫著:“有鬼!有鬼!”一路帶跌帶爬地逃出去了。一般宮女也大半是膽小的,給內監這樣一說,也拋了紗燈嚇得望四下裏亂逃。

自那天起首,宮中天夭鬧鬼,初時不過仁壽宮的左右,漸漸鬧到了晉福宮去,不多幾天,長春、仁慶、永福、永春等宮也都鬧起鬼來了。尤其是仁慶宮裏鬧得厲害,慧妃不敢住在仁慶宮。其餘的宮中往往桌椅自行移動,白日聽得啾啾的鬼叫,晚上輝煌的燈火轉眼變了綠豆般大小,碧焰閃閃的,霎時鬼氣森森令人可怕。夜裏到了三更天,宮牆上終有一陣的金光滾來滾去。那金光一鬧鬼聲也就絕跡,待到金光沒了,鬼又啾啾唧唧地鬧起來,兩下裏好似約會好了一樣。其實這金光並不是鬼,就是那侯沐生遇見的少年俠士來宮裏找尋尤飛飛的蹤跡,但是在各宮尋遍了,不見尤飛飛的影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