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桃李滿門王振專權 冰霜載道蓉兒承恩(3 / 3)

原來吳太妃稍有不豫,宮中去那太醫院,到了寧安門前,看門侍衛不放那內監出去,內監回稟吳太妃,太妃命蓋上寶章,內監領著太妃的懿旨出宮,寧安門的侍衛仍不答應,說沒有王公爺的命令,就是皇帝也不能通過。內監又回轉了,竟老老實實地把侍衛所說對昊太妃訴說一遍。吳太妃聽了如何不氣,忙把這樁情形去報知英宗。英宗已聽了王振的一片鬼話,反來慰勸吳太妃道“寧安門是宮中的要道,若是不嚴緊些,一旦出了變故,這罪名誰也擔當不起的。王振忠心為國,雖然忤了懿旨,也正是他執法不阿的地方。”吳太妃大怒道:“祖訓上有宦官不準幹政的一條,如今王振這樣無禮,怕連皇帝也要他做快了。”英宗代辯道:“母親莫錯怪了人,那不是王振幹政,因寧安門是內官的責任,應該是如此的。”吳太妃越覺憤怒道:“王振這閹賊決不是個好人,將來誤國必是他無疑了。”吳太妃說到這裏,一口氣回不過來,昏厥過去了。慌得宮女們七手八腳地掐唇中,散頭發,又附著耳朵叫喊,鬧了半晌,吳太妃才悠悠地醒轉來,不禁長歎一聲道:“皇帝年輕無識,一味地信任著王振,恐他日被王振所害,那時悔也遲了。”

是夜昊太妃逝世,英宗也不悲傷,隻令照後妃禮成鹼了,即日去往葬寢陵,並追溢吳太妃為賢淑孝貞妃,家族頒賜爵祿不提。

再說英宗自冊立了後妃,足跡不出宮門,凡二十餘日,天天和雲妃等飲酒取樂。後來日子漸久,不免有些厭倦起來。那時朝中內外政事都由王振一個人擅專,正應了吳太妃那句話,皇帝差不多是王振做了,英宗不過擁個虛位罷了。王振又怕英宗出來掣肘,想把美色係住他,以便自己獨斷獨行。於是和中官王恩,內侍郭敬,並義子王山私下密議,令王山在京城內外覓取絕色的女子,選進宮來獻與英宗。王山奉著王振的命意向各處搜尋,揀來揀去,隻不過是幾個色藝平庸的女子,卻沒有出色的角兒。王山見沒有什麼美女可選,便去回複王振。王振又和郭敬等商量,王恩主張向外省去找,郭敬也很讚成,王振聽說,就打發王山帶了重金往外省去選美女。

王山責金出了京城,去四下裏一打聽,知道江南的地方山明水秀,往往出絕代的佳人。於是就星夜望江南進發,不日到了江南的蘇州,王山便擇一處大館驟住下,一麵在門前懸起奉旨選美女的大族。蘇州的地方官聞得王山是奉旨前來,誰敢不巴結,一切飲食起居都由地方官供給。王山又趁勢作威作福,大施他勒索的手段,隻苦了那些官吏,不敢不應酬他。王山明知地方官懼怕他,索性把選美女的職務委給了地方官去辦。那蘇州府彭間侯,唯有奉命而行。當下由彭知府下劄,召集了各屬縣的保甲,叫他們將鄉邑中的民女,揀有才色的傳來應選。不多幾天,各處紛紛把美女送到,彭知府去報知王山,王山拿百來個美女細細地一瞧,竟一個也選不中。彭知府笑道:“本郡的美女盡在這裏了。”王山皺眉道:“沒有再好的嗎?那可糟了。”彭知府道:“江南的地方很大,蘇州沒有美女,別處正多著呢!”王山被彭知府一言提醒,不覺恍然道:“俺記得從前有個隋揚皇帝嚐到過揚州,去看什麼瓊花。那裏聽說美女很多,不知揚州離這裏還有多少路程?”彭知府接口道“揚州距此地很近了,卑職當派人和王總管同去。”王山大喜道“那最好沒有,俺回京時便好好地保舉你。”彭知府謝了,忙去備起一艘大船,令兩個健仆隨同王山前往揚州。

其時守揚州是紀明,由翰林出身,為人十分方正。王山到了揚州,侍從投進帖子去,紀明見是王振的假子,心上已先不高興,隻得勉強出來迎接。進了署中,王山說了來意,紀明尋思道:“他這種舉動不是來擾百姓嗎?”當時也不和王山說明,隻留他在館驟中住下了。暗地裏令心腹家人悄悄地把揚州所有的樂戶一齊傳來,吩咐他們道:“你等將最出色的姑娘挑選三十名來,明天須要齊集的,不得違誤。”那些樂戶聽了,疑是紀知府請什麼貴客,召三十名妓女來俏酒的。於是各人回去,把揚州最有名的姑娘都選在三十名裏麵。

紀明等妓女到齊了,便去請王山來挑選,王山並不曉得是妓女,照例一個個地細看。在三十名姑娘中,居然選出一個美人來了。那美人姓徐,芳名叫蓉兒,年紀還隻有十八歲,卻生得杏眼柳眉,冰肌玉膚,在揚州地方本算得一個花魁,那時江南江北醉心蓉兒的士大夫很多,可是蓉兒的眼界甚高,凡入她的妝閣,隻許詩酒唱和,不肯滅燭留W,否則就要尋死覓活,鴻兒也拿她沒法,隻好聽她。這時蓉兒被王山選中,聽說去侍候皇帝的,自然十分願意。王山見美人已選得,即日匆匆起身,適值歲暮天寒,一路進京卻紛紛地落著大雪。王山恐凍壞了美人,便去製了一座氈車,載著蓉兒進都。不知蓉兒進宮怎樣獲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