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要抓人問罪,張谘酒醒了,接下來他看到的是孫堅那張扭曲得快要擰出水的臉。大事不好,張谘想撒腿就跑,可一看周圍都是孫堅的人,已經晚了。其實,從他進門的那一刻起,他的命運就已經注定了,得罪老虎,能有什麼好下場?
孫堅略施小計殺掉張谘,南陽郡輕輕鬆鬆成了他的囊中之物。從此以後,他看上什麼,想要什麼,就可以隨便拿,不用客氣,也沒人敢攔他。
殺掉了刺史,又殺掉了南陽太守,荊州差不多全是孫堅的地盤了,但他卻不是最大的受益者。不久之後,孫堅帶兵來到魯陽(屬於南陽郡)和袁術彙合,接著他把南陽交給了野心家袁術。孫堅之所以把自己辛辛苦苦得來的地盤讓給袁術,是因為他還有許多事得仰仗袁術。
這裏需要說明一下,有專家認為孫堅是袁術的部屬,我認為是不對的。因為孫堅有自己的隊伍,而且還是自己一手拉扯大的。而且袁術隻是後將軍,孫堅是長沙太守,他們沒有隸屬關係,隻是盟友,隻不過孫堅這個人的政治頭腦比較簡單,而袁術的腦袋比較複雜,他時常利用孫堅。
袁術這個人雖然不真誠,但表麵工作還是要做一做的。比方說,為了感謝孫堅給了他偌大一塊地盤,袁術立即向朝廷表奏孫堅為破虜將軍,兼領豫州刺史。
不管怎樣,孫堅總算是跨入了高級領導幹部的行列,而破虜將軍就此成為孫堅獨家專用的代名詞,伴隨他威震四方。
孫堅和曹操一樣,不是一個混日子的人。初平元年冬,盡管關東聯軍已經解體,討伐董卓將是一場危險的獨角戲,但孫堅在魯陽稍事休整後,毅然決定孤軍北上。出發前,他派長史公仇稱(複姓“公仇”,名“稱”),帶兵去催促軍糧,為此他還在魯陽城東門外集合官屬,設帳飲酒,給公仇稱踐行。
就在孫堅積極籌劃討伐董卓之際,危險已經悄悄降臨。原來,董卓聽說孫堅這個老熟人也要來對付自己,十分重視。他決定先發製人,派東郡太守胡軫引兵赴魯陽迎戰。當然,對孫堅的本事董卓還是知道一些的,所以,胡軫臨走時,董卓免不了要好生叮囑了一番:“別小看了這個孫堅啊,會打仗,也愛使詐,你們可千萬別鑽他的圈套啊。”
胡軫的先頭部隊抵達魯陽城下,魯陽之戰正式開始。實際上,魯陽之戰嚴格來說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戰役,因為雙方根本沒交火,戰鬥就結束了。在這場戰役中,孫堅隻做了一件事——喝酒。打仗?沒空。
在戰場的一端,孫堅讓將士們隻管喝酒。隻見遠處塵土飛揚,孫堅卻很淡定。孫堅淡定,但手下人卻無法淡定,大家麵麵相覷,本能的反應是想跑進城,但他們看到孫堅卻一動不動,而且從他臉上看不出一絲一毫的驚慌。他除了喝酒,還特意叮囑手下人別輕舉妄動,全當敵人不存在。
主帥都不怕,我們怕什麼。淡定,淡定!氣質決定一切,有什麼樣的將軍就有什麼樣的士兵——將軍堅強,則士兵堅強;將軍懦弱,則士兵懦弱;將軍勇敢,則士兵勇敢;將軍泰然,則士兵泰然。
先頭部隊一般都是騎兵領頭,在那時相當於是機械化部隊了,如果胡軫快速發動進攻,別說是孫堅一隻老虎,就是喝酒的人全部變成老虎也不抵用啊。但等胡軫的騎兵來到孫堅近前,呈現在他們目前的卻是一幅奇怪的畫麵——要打仗了,敵人卻依然在喝酒娛樂,全當對手不存在。這已經超出了他們的經驗範圍了,哪有這時還在醉生夢死的?搞不懂了,真的搞不懂了,唯一合理的解釋是孫堅在使詐。
既然搞不清楚狀況,隻好繼續觀察。騎兵遠遠地看著,孫堅他們還是自顧自地喝著。雖然自己的騎兵越來越多,但胡軫還是沒有足夠的勇氣發動進攻,他總覺得孫堅故意示弱的背後隱藏著什麼不可告人的陰謀。
“衝動是魔鬼。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胡軫不斷告誡自己。騎兵們屏住呼吸等待著。不一會兒,他們終於觀察到孫堅的新動向了——這家夥酒足飯飽後,拍著肚皮不慌不忙地進了城。這一幕讓胡軫傻眼了。孫堅真不愧是心理戰專家啊,不戰而屈人之兵。高,實在是高。直到最後,那個沒喝酒的胡軫都一直如墜五裏雲霧之中,比喝醉了還糊塗,實在可憐!
同樣是公款吃喝,袁術吃飯過後,啥事沒幹,空長一身肥膘,純屬標準的飯桶級野心家;而孫堅也吃吃喝喝,卻吃出了水平,嚇退了幾萬雄兵。
魯陽之戰後,關東聯軍已經解散,除了個別好鬥分子(橋瑁和劉岱),都各自回家陪老婆孩子去了,而孫堅決定逆流而上討伐董卓。臨走前,袁術對他說:“你放心去吧,一切問題都不用你操心,我做你最堅強的後盾。”這當然是一句鬼話,但頭腦簡單的孫堅卻當真了。
初平二年二月,孫堅率兵萬人向梁東(今河南省臨汝縣)進發,直逼洛陽。出發時的孫堅自信滿滿,意氣風發,但他想不到,失敗已經在向他招手了。終結他的人名字叫徐榮,一個曾經讓曹操等人輸光老本,差點兒死過一回的人。
孫堅和徐榮第一次相遇是在梁東城外,估計是家裏缺糧了,董卓正派徐榮到處搶劫,想撈一把就走。沒想到,“江東猛虎”駕到,攔住不給通行證。既然回不去了,那就打吧。二虎相爭,必有一傷。這次倒黴的是孫堅手下的潁川太守李濤,被徐榮活捉後,最後竟然被殘忍地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