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猛虎”孫堅來了(1)(1 / 3)

願望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董卓是個狂人,但現實再一次提醒他,自己的群眾基礎太差,即使是狂人,也是有很多事情搞不定的。野心家向來都是沒有朋友的。好在董卓也並沒有指望誰能成為他的朋友。

對董卓而言,袁紹不與他合作,他是不意外的,但派出的人成了打狗的肉包子,他還是頗感意外的。說實話,董卓雖然愛殺人,但對於大臣,隻要不是死硬的反對派,他一般還是以安撫為主,是不怎麼動手的。沒想到這個袁紹實在不像話,居然比自己做得還過火。

萬幸的是,袁紹雖然沒有浪子回頭接受他的和平改編,但也沒有采取進一步的軍事行動。董卓終於看出,袁紹是個有野心沒膽量、有想法沒脾氣、有個性沒本事的人,以他的能耐斬幾個手無寸鐵的使者還行,要真正對付他董卓,還要潛心修煉幾年。

既然危險警報暫時解除了,董卓決定讓自己放鬆一下。他放鬆的方式是給自己升職,因為任何人升職都會心情愉快的。有人說:“他已經是相國了,已經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除了當皇帝,他還能升嗎?”答案是能,而且不是當皇帝。

相國雖然位高權重,但仍屬於三公級別,而“三公”之上還有人,那就是“上三公”——太師、太保和太傅。在東漢,“上三公”與“三公”一樣,也隻是榮譽性職務,而且取消了太師、太保,隻保留了太傅。此外,就連太傅也不是常設職務,往往是在小皇帝(東漢14個帝王中就有11個是小皇帝即位)登基之初設立,加個錄尚書事的頭銜,幫忙料理政事。等皇帝成年了,任務也就完成了,編製自動取消。少帝繼位時,袁隗曾經做過太傅,被董卓殺了後,這個職位就一直空著。

但董卓並不想當太傅,他想要的是太師。太傅,他一直給幽州牧劉虞留著呢。雖然朝廷沒太師這個編製,但這難不倒董卓,不就是弄一個指標、刻個公章的事兒嗎,不費力。雖說太師也是虛銜,但這要看擱誰手裏了。董卓手握重兵,他走到哪裏,權力就跟到哪裏,就沒有什麼虛銜一說了。

初平二年二月十二日,也沒經過什麼民主程序,董卓就如願以償地當上了太師,離帝王寶座僅僅一步之遙。而隻要他願意,這一步隨時都可以踏上去。然而,他終究沒能踏上去。在我看來,如果這一步踏不上去,就隻有摔下來,而且摔得很慘。

升職了,誰都高興,但這個世道就是那麼不太平,不久就又有人帶兵攪局了。帶兵打上門的人,比曹操還難纏,比曹操還狠,他的名字叫孫堅。

孫堅(155—191),字文台,漢族,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人,東吳建國後,被追諡為武烈皇帝。因為被授予過破虜將軍,所以,世人又稱他為孫破虜。

孫堅的祖先是鼎鼎有名的孫武。據說,孫堅的母親懷著他時,做了一個噩夢,夢見腸子從腹中拖出老長。醒來後她很害怕,便對鄰居老太太訴說,希望她解解夢,預測一下禍福。老太太雖不是周公,也不是算命先生,但也能掐會算。經過一番思考,老太太告訴她:“夢是反的,說不定還是吉兆呢!”事實上,老太太說得很靠譜,等孫堅一出生,眾人一看,果然容貌不凡。

孫堅不光容貌非凡,而且人如其名,能文能武,意誌堅定。他十七歲那年,隨其父一起乘船去錢塘,途中恰巧碰上幾個海盜搶掠商人財物。這些人得手之後,就在岸上清點戰利品,毫不避嫌。路上的行人麵對這可怕的一幕,都嚇得止步不前,過往船隻也不敢向前行駛,因為他們是強盜。

隻有孫堅不怕。他笑笑說:“區區毛賊有什麼好怕的,讓我把他們幹掉。”他父親見狀,訓斥道:“開什麼玩笑,人家是吃專業飯的搶劫團夥,你單槍匹馬的還想見義勇為啊。”

他父親說得對,如果蠻幹,人家人多勢眾,孫堅隻是人家的下飯菜。但孫堅雖小,卻不是一個蠻幹的人。隻見他提著刀,大步奔向岸邊,一麵走,一麵用手向海盜身後指指畫畫。這是啞語,但海盜們一看就明白了,這不是說背後還有人嗎?難道官兵來圍捕我們了?還是趕快逃吧,跑慢了,命都沒了。海盜隨即扔掉財貨,落荒而逃。

虛張聲勢把人忽悠退,一般人到此也就差不多了,畢竟人家人多勢眾,沒必要玩真的,玩過火了受傷的隻是自己。可孫堅不愧是孫武的後人,他得寸進尺,不光想嚇退他們,還想要人家的命,竟然孤身一人提著刀對人家緊追不舍,一個跑得慢的海盜還不幸被孫堅給報銷了。

看到這一幕,他父親張開的嘴硬是半天沒合攏。此後,孫堅的名聲不脛而走。郡政府聽說後,召孫堅做代理校尉,讓他發揮專長,專門負責剿匪、捕盜一類的工作。但對於孫堅而言,追幾個海盜隻是小兒科,真正出彩的還在後頭。

熹平元年(172年),國家已經很亂了,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場麵十分熱鬧。在會稽郡,有個叫許昌的人和他兒子許韶一起拉扯起幾萬人的隊伍興兵作亂,和朝廷搞對抗。這人的膽子大得嚇人,江山都還沒有打下就敢自稱陽明皇帝。

當土皇帝雖然風光,但往往死得也難看,由於他們戰鬥力不強,郡政府派兵鎮壓,他們的皇帝夢很快就破滅了。孫堅也以郡司馬的身份招募了千餘人參與了此次討伐行動,也算是為國家的長治久安盡了力。事後,孫堅被任命為鹽瀆縣丞。數年後,又相繼改任盱眙縣丞和下邳縣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