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曹操,自古英雄多寂寞(2)(3 / 3)

在這場內部擂台賽中,東郡太守橋瑁因為技不如人倒在了血泊中。可憐的橋瑁,第一個發矯詔討賊的革命先行者,果真是先行一步了。

糧食也吃完了,人也殺了,那就散了吧。熱熱鬧鬧開張,潦潦草草收場,至此,有名無實的關東聯軍土崩瓦解,成為曆史的笑柄。

曹操雖然失敗了,但他的表現是對得起聯軍的。他該出手時就出手,和那些膽小如鼠、動口不動手的諸侯相比,他才是聯軍中唯一的亮點,是真正值得人們敬重的英雄。更可貴的是,失敗後的曹操依然不輕言放棄,他還想為動亂的國家盡自己的一份力量。鑒於前次被徐榮打得太狠,家底基本輸光,要想再戰,就必須重起爐灶。因此,曹操決定重新招兵買馬,討伐國賊!好在曹操運氣不錯,在揚州刺史陳溫和丹楊太守周昕的大力支持下,曹操很快又招到四千多人,曹家軍又重新開張了,自己的討賊理想又燃起了希望之光。

或許是上天有意要捉弄曹操一番,當他帶兵走到一個叫龍亢的地方,不知是因為政審把關不嚴,還是福利待遇沒跟上,那些新兵竟然乘著天黑嘩變,放起火來,企圖把曹操燒死在營帳裏。

曹操是一個死過一回的人了,而經曆過生死考驗的人是無所畏懼的。所以,麵對如此複雜、危險且混亂的局麵,曹操處變不驚,親自出營連殺數十人。嘩變的士兵被曹操凶狠的氣勢所震懾,嚇得四處逃竄,嘩變得以鎮壓。

危險雖然解除,但曹操的損失也不小。事後清點人數,曹操身邊的士兵隻剩下區區五百多人。恰在這時,曹洪帶著家兵千餘人來到了龍亢和他會合。不久,曹操又在其他地方招募到新兵千餘人,這才算重新組織了一支隊伍。

隊伍有了,下一個問題是,該去哪兒呢?酸棗是不能去了,那就趕到河內郡吧,因為盟主袁紹在那裏。曹操覺得袁紹是自己的好朋友,又和董卓苦大仇深,討伐國賊無需動員,想來他一定會支持自己的。但曹操的思想還是天真了一點兒,他沒想到,袁紹其實和其他諸侯一樣,都是動口能力特強、動手能力特差的主兒。

也不能說袁紹不思進取,其實他也在一心一意謀發展——發展自己的勢力。具體說,袁紹對討伐董卓已經沒多大信心,也沒有多大興趣了。他認為,即使討賊成功,對自己也沒多大的好處,因為迎接回來的皇帝也是董卓立的劉協!

劉協不好嗎?當然,至少袁紹是這麼認為的。在他看來,凡是董卓堅持的,他都堅決反對,因為董卓是他的仇人,他不希望未來還受董卓扶持的皇帝領導,所以,他對討伐董卓並不熱心。不承認董卓,也不承認董卓立的皇帝,這就是他的態度。

當然,袁紹不是一個無政府主義者,因為國不可一日無君。他的如意算盤是,自己另外擁立一個皇帝,重新開張,方便省事兒。

想要另立皇帝,就必須廢掉漢獻帝。但要廢掉現任老板,總得找個理由,大家才買賬啊。大家都明白,當你決心辦某件事時,理由總是不難找的。所以,袁紹的理由如下:現在劉協在長安受董卓的控製,不知是死是活,要攻下長安也不容易,還不如我們把他的身份、戶口一塊兒注銷,然後找一個人另起爐灶,和董卓對著幹。為此,他還找到了自己的支持者韓馥。兩人開始緊鑼密鼓地忙活選舉新老板的具體事宜。現在曹操來了,他自然希望這個昔日的好朋友也能多多理解他、支持他、幫助他。等大業建成,大家一起做開國元勳,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