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將腐敗進行到底(3)(1 / 3)

不管咋樣,漢靈帝的生意是做得風生水起,加稅、賣官、修宮殿,一樣不落。國家雖然窮困潦倒,瀕臨關門,但漢靈帝已經到了數錢數到手抽筋的境界,自個兒的錢根本多得沒處放了。雖然漢靈帝已經是天下最大的財主了,但他還是不滿足,除了打百姓和官員的主意,他還把手伸向了國庫,打起了國家的主意——為了在禦花園興建一座萬金堂,他把財政部(大司農)所管的國庫統統搬空了。

但是,錢太多有時也是麻煩事,比方說沒地方放了。不過,作為理財專家,漢靈帝很快就想到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存到中常侍、小黃門家裏,每家放它幾千萬。雖然這樣做不像現在存銀行一樣有利息,但無事去每家看看也是一種樂趣。

除了不停地搜錢、存錢,漢靈帝還涉足投資領域,而且還是傳統暴利行業——房地產。在他母親董太後的支持下,他利用搜刮來的錢財在老家買了地皮,修房造屋,準備大幹一場。

金錢、豪宅是人都愛,但問題在於你是皇帝,坐擁世界上最豪華的別墅——皇宮,居然還要大興土木,腦袋真是壞掉了。連皇帝的腦子都壞掉了,國家離垮台也就不遠了。之所以沒有立即垮掉,那是因為上天要讓他死得更痛苦、更難看。

漢靈帝原以為張角兄弟死了,一切都結束了,接下來應該有幾年的時間好好享受了,可令他沒想到的是,一個張角倒下去了,又有數不清的張角站了起來,全國各地的農民起義愈演愈烈,沒有一點消停的跡象。

別的不說,光說他們的旗號就夠嚇人的,都是什麼黃龍、左校、於氐根、張白騎、劉石、左髭丈八、平漢、大洪、司隸、緣城、雷公、浮雲、白爵、楊鳳、於毒、五鹿、李大目、白繞、眭固、苦蝤,等等,舉不勝舉,令人眼暈。之所以起的名號都有些稀奇古怪,是因為大家都是農民出身,文化水平有限,所以就把騎白馬的叫白騎,把眼睛大的叫大目,把胡子多的叫左髭,把會一點輕功的叫飛燕。這些名號雖然不如天公將軍、地公將軍那樣響亮,但貼近生活,貼近實際,深得人民群眾喜愛。

大家以張角為光輝榜樣,紛紛揭竿而起,起義很快便成遍地開花之勢。而且好漢也特別會拉隊伍,吼一嗓子,動輒就有幾千人響應。幾千人還算少的,稍微像樣一點的隊伍就有二三萬人,勢力最大的幾支甚至達到百萬人,比如張燕的黑山軍、青州軍。雖然這些起義軍打仗的水平不咋地,但人數一多,玩人海戰術,四麵出擊,讓皇帝招呼都招呼不過來。

天下亂了,真是什麼倒黴事都有,不久,漢靈帝“欣喜”地發現,除了張角這類的階級敵人出來折騰外,自己手下的員工也不安分守己了。中平五年五月,官員隊伍裏冒出三個人來,險些要了他的命。這三個冒險家的名字分別是冀州刺史王芬、南陽人許攸和沛國的周旌。

三個人為共同的理想走到一起,準備開創造反工作新局麵。下麵我們就說說這個冀州刺史王芬,他的如意算盤是帶兵殺掉宦官,綁架並廢黜皇帝,自己當開國功臣。他甚至連皇帝的候選人名單都擬好了——合肥侯劉某。但造反這樣的大工程,利潤和風險總是成正比的,就像阿迪力走鋼絲一樣,一不小心掉下去,連骨頭渣兒都不會剩下。實際上,王芬是沒資格動手的,他槍沒幾條,將沒幾個,而且他找的幫手既不是少林派也不是武當派,而是空談派,一點能耐都沒有,怎麼搞政變?最關鍵的是,他們還缺一樣東西——兵。“槍杆子裏出政權”,沒有兵,說啥也是白扯。於是,他向中央打報告謊稱:“黑山軍又在造反了,為了保衛皇上您的安全,我打算招募一點軍隊,還望領導批準為謝。”

這明顯是謊報軍情,且漏洞百出:他所說的黑山軍早在中平二年就已被朝廷招安,改邪歸正了。當時黑山軍的頭目張燕捧著國家給他的鐵飯碗(平難中郎將)吃得正香呢,反什麼反?但好在王芬忽悠的對象是漢靈帝,這家夥的腦子時好時壞,經常短路。這次他沒經過深入調查研究、仔細思考就批準同意了。更巧的是這位極品皇帝突然心血來潮地想回故鄉河間國一遊(河間國屬於冀州)。

皇帝準備自投羅網,機會難得。眼看造反的時間越來越近了,王芬的心裏卻越來越緊張,原因很簡單:自己手裏雖然有兵了,但自己的斤兩自己最清楚,如果這種水平也要勉強自己造反的話,無異於自殺。

自己不能幹,就找能幹人入夥。於是王芬決定廣撒英雄帖,繼續招聘造反急需的各類人才。不久,一個真正的實力派進入他的視線,這個人就是曹操。

原來,曹操從濟南相崗位上隱退後,便在老家譙縣搞起了隱居工程。他在低窪地帶蓋了一座幽雅的書房,過起了與世隔絕的生活。其實,他也不是真的隱居,而是在充電——一邊專心讀書,一邊精練射獵——他充電的目的是為了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