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張角,東漢的掘墓人(3 / 3)

一切看上去都很完美。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但出乎張角意料的是,東風沒等到,迎麵刮來一陣冷風——出叛徒了!一個叫唐周的信徒向朝廷告了密,檢舉張角的“不軌行為”。這時,離起義隻有一個月時間了,時間緊迫,對於起義軍而言是如此,對於朝廷而言更是如此。

原來真有人要造反啊,漢靈帝劉宏不由得驚出了一身冷汗,忙不迭地使出三招:首先,把馬元義抓起來,車裂(五馬分屍);其次,派人去冀州捉拿張角;最後,拉網式清查公務員中信仰太平道的官員。他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好家夥,公務員隊伍中竟然有一千多個意誌不堅定分子。

皇帝很生氣,後果很嚴重——老子花錢養你們,還吃裏爬外,怎麼吃的怎麼加倍給我吐出來——全部處死!看來搞政治投機就像是買彩票,風險極高,稍微選號不準,就會血本無歸。

皇帝已經磨刀霍霍,張角被逼到了牆角,他意識到自己再也不能等了,於是派人連夜通知各地,不必等那個好日子了,立即行動!一時間,各地幾十萬人一起舉事,加上跟風響應的,造反的人數多達百萬人(算上隨軍家屬)!

黃巾起義終於像火山一樣爆發了!而火山的岩漿足以吞噬一切!

危機!危機!麵對鋪天蓋地而來的黃巾軍,漢靈帝感到自己的背脊骨透出陣陣涼意。三月初三,漢靈帝任命大舅子何進為大將軍,布置京師的防禦,接著派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俊帶兵四萬迎戰。

四萬人去對陣一百萬人,聽上去和送死差不多,但事實恰恰相反。當時黃巾軍的主力主要分為三支:張角三兄弟所領導的黃巾軍在冀州活動,波才、彭脫領導的黃巾軍在潁川(河南禹州一帶),張曼成領導的南方黃巾軍在宛城。這三部分起義軍分別從東、南、北三方向洛陽進發,準備抄漢朝的老底。

一開始,趁朝廷手忙腳亂之際,黃巾軍攻占了很多地盤,但開局很夢幻,結局很淒慘,這大概是多數農民起義軍的宿命吧,有時你不得不信。而且黃巾軍的戰鬥力是所有大規模農民起義軍中最差勁兒的。

對朝廷而言,目前威脅最大的不是張角,而是潁川的波才,因為潁川離洛陽最近,波才的隊伍能力最突出,而且表現最積極,任其發展,要是讓皇帝大人睡不好覺,那大家都別想混了。所以,先解決波才,解除京師的直接威脅再說。

到了潁川,皇甫嵩和朱俊開始分兵,由朱俊和波才麵對麵會戰。但朱俊並沒有取得意料之中的開門紅,而是失敗。看來,波才也是個人物啊。

朱俊首戰失利,連皇甫嵩也受到影響,在長社(河南長葛縣)被波才包圍。農民軍人多勢眾、氣勢正盛,皇甫嵩閉門不出,他在等待戰機。

由於條件限製,黃巾軍隻能野外宿營,睡覺也沒有軍用帳篷,隻能用野草紮幾個湊合著用。這是個小小的紕漏,卻被最不應該發現的人發現了,這個人就是皇甫嵩。事實證明,皇甫嵩不愧是漢末名將,他在這方麵有過人的眼光。

到晚上,戰機就來了。到了深夜(應該是黃巾軍睡得正香的時候),皇甫嵩派一部分士兵偷偷進入對方軍營放火,然後自己趁機帶著人馬殺過去,大家裏應外合。

火攻,應該是三國時期最經典、最實用的戰術,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都是靠火攻一錘定音的。

黃巾軍猝不及防,大敗。真是禍不單行,這時朝廷又給皇甫嵩派來了一支生力軍。帶隊的騎都尉當時不咋有名,但後來卻威名赫赫,直到現在都是婦孺皆知的人物,他就是曹操。

現在仔細想來,黃巾軍有點像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皇甫嵩和黃巾軍這麼一交手,立即被照亮了,成為名將,曹操、劉備、孫堅原本沒啥名氣,也借黃巾軍的光大踏步地走上了曆史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