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晟有色的股價觸及半年線後不再繼續下跌
以上的說法並非“事後諸葛亮”似的牽強附會,恰恰相反,類似的案例俯拾即是。即使不是以上列舉的“推倒重來”似的徹底重組,一些在原有基礎上基本麵出現重大改善的股票,同樣也是依靠著年線走得波瀾壯闊。
盛屯礦業(600711.SH,原名ST雄震)是滬市股本比較袖珍的公司,總股本僅僅7900萬股(截至2011年8月,增發後的總股本也隻有1.63億股)。2009年前三季度,ST雄震虧損1612萬元,公司主營業務IT產品貿易及房地產毛利率均不到6%,因此重組被認為是公司獲得重生的主要方向。後來公司宣布,要通過戰略轉型將主營業務變更為礦業和有色金屬貿易。
2010年3月,盛屯礦業宣布擬以10.22元/股,向數名自然人定向增發6506.85萬股A股,募集約6.52億元,用於收購增發對象持有的內蒙錫林郭勒盟銀鑫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銀鑫礦業)72%股權,同時受讓轉讓方持有的對銀鑫礦業的相應債權33171萬元。資料顯示,銀鑫礦業擁有的道倫達壩二道溝銅多金屬礦山屬於大中型礦山,以銅金屬為主,並且銀、鎢、錫等主要產出金屬的儲量也較為豐富,該礦山的金屬品位較高。
由於此次重組的力度很大,該股出現了上文中所論及的經典走勢:數個“一字漲停”後,最後一個漲停板打開,又被資金封了回去,緊接著股價持續上漲,待到出現短期高點後回調。等調整到年線位置後,一輪行情啟動,漲幅接近2倍。
由此也可見,每個股票,尤其是這樣重組後的股票,都是存在自己的股性和獨特的走勢邏輯,不是跟隨著大盤的漲跌而隨波逐流,而是會在恰當的時候走出自己的獨立行情。
盛屯礦業股價依托年線走得波瀾壯闊
對於大盤指數而言,年線基本是反應市場牛熊的最重要依據,線上為牛市,線下為熊市。對於個股性質也差不多,線上強勢,線下弱勢。如果一隻股票持續在年線以下運行的話,意味著中長線的資金也已經被套,主力資金短期內也不大可能發動行情。因此,對於很多關注技術麵的資金而言,他們是很忌諱去碰這類股票的。而對於主力資金來講,如果沒有特別的情況,或是大盤特別弱,他們一般也不會輕易擊穿年線。短時間擊穿,往往也隻是空頭陷阱。
投資者可能會疑惑,既然大部分股票都不會失守年線,那何不在年線位置等著,看哪隻跌破了就買進去?
這樣的做法當然是可以的,尤其是對於追求穩妥的大資金而言,穩定獲利的幾率相當大。但不足之處在於,雖然回到年線上麵是必然需求,但時間上卻非常不確定,股票很可能長時間就在年線附近增長,利潤空間有限。
但對於確定性重組股來講,除了同樣具備一般股票所擁有的上述特質外,還有一些獨特之處,使得他們在回調到年線位置後啟動一波可觀的行情成為必然。
對於一般股票而言,回調到年線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對於確定性重組股來講,如果不是由於大盤暴跌的話,最可能的原因就是前期獲利盤蜂擁出局,主力資金順勢洗盤。
高明的主力資金,一定會把運作某隻股票與該股的重大資產重組結合在一起,這樣即使股價拉高了也有人接盤,從而安全地獲利。但他們也有弱點,就是資金量太大,一天兩天內根本走不掉,隻能慢慢出貨(最高明的主力就是在股價狂漲之時乘機出貨),如果此時前期獲利盤大肆拋售的話,容易把股價砸下去,主力隻能廉價出貨;要麼就是主力硬挺著全部吃下,但這對資金量的要求太高,不是所有人都做得來的。
因此,當股價漲到一定程度後,前期獲利盤要出局,這時候久經沙場的主力資金不會選擇去硬撐,而是順勢洗盤。等到前期低成本資金出局後,後麵進進出出的短線客的成本與當前股價齊平,使得該股的整體市場成本抬高,減輕了割肉砸盤的可能,這也就是主力在暴漲後洗盤的目的——抬高市場成本,獲得更多籌碼。
第四節股東榜上奧秘多
對於確定性重組股的研究是多方麵的,從股東榜去探索其中的奧秘,是一種比較討巧的方法,而且能夠做出比較重要的佐證。所以每當上市公司,尤其是重點上市公司披露財報時,媒體最為熱衷挖掘的,也是股東榜背後的奧秘。一些在市場上知名度較高的機構或者個人登上股東榜,意味著他們對該股的認同,且他們的投研實力整體要強不少,投資者既可以吃下一記“定心丸”,還可以趁機搭上“順風車”。
一個很明顯的案例是,2010年5月,*ST偏轉(000697.SZ)披露重組方案,擬以2.24元/股定向增發不超過29844萬股收購陝西煉石100%股權,轉型成為稀缺資源鉬礦的開采冶煉企業。然而,由於當時大盤環境悲觀,加上公司股價停牌前有9.78元,重組增發價卻僅僅是2.24元,導致該股股價一路狂瀉至5.16元,而後隨著市場和新能源的炒作,*ST偏轉又開始了溫和的上漲。
2011年2月1日,*ST偏轉的年報出爐。年報顯示,嘉實、華夏兩家基金占據了流通股股東榜的前兩位,其中嘉實精選基金持股510.34萬股,華夏紅利基金持股417.01萬股。而在2010年三季報中,並未顯現這兩隻基金的身影。
投資者即使不熟悉嘉實基金的情況,但對於華夏係基金在重組股方麵的建樹應當早有耳聞。在被譽為“最牛基金經理”的王亞偉帶領下,華夏係基金在業界的成績首屈一指,發掘重組股的眼光更是勝人一籌。
而且還是重要的一點是,*ST偏轉作為一隻“披星戴帽”的股票,基金想要買入的話,不僅需要通過投資決策委員會的嚴格審批,還要報備給監管部門,程序非常麻煩。為什麼重組股高手華夏基金寧願冒著這麼大的風險去投資一個ST股,其中深意應當引起投資者的高度重視。
2011年3月6日,*ST偏轉發布公告正式披露了經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評審的陝西煉石上河鉬礦資源儲量的重新核實情況。不僅出現了新增資源儲量,在勘探中,該礦還發現了世界罕有的錸礦。公告顯示,該礦產中的錸礦所推斷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3)礦石量為12402.34萬噸,錸金屬量為176.11噸,平均品位1.42×10-6。
這一重大利好消息,推動*ST偏轉出現了7個“一字漲停”。*ST偏轉事後的股價走勢證明,華夏基金在其輝煌戰績上又抹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投資者可能會質疑,錸礦的發現才是將股價推向漲停的原因,而且機構很可能在事先得到消息而建倉。
這樣的質疑雖然不無道理,但眼界顯得有些狹窄。如果以這種視角來選股的話,很容易陷入到打聽內幕消息裏去,終將因麵臨一直“黑天鵝”而暴虧。
正如前麵章節所提及,*ST偏轉的一致行動人是闕文彬,此人旗下曾出現了獨一味和西部資源兩隻大牛股。加之公司徹底重組後,由虧損累累的偏轉線圈企業變身資源股。以及其他種種條件疊加到一起,意味著公司有一種強烈向上的勢能,錸礦的發現,隻不過是將其引爆而已。即使沒有這個消息,也會有其他的導火索。
基金之所以大舉建倉該股,也就是看中了這個。至於他們是否掌握了內幕信息,不是主流投資觀點所應當過多考慮的事情。因為任何小動作,也無法改變一個牛股的趨勢,隻是會稍微加速或者延緩而已,過多地考慮,反而會容易使自己患得患失。
雖然說,機構想在後半程精確踩點不見得就能如願,因為各公司審批節奏不一樣,而且一般在重組方案上會後才會發布公告,這時候再想殺進去就比較被動了。但在多位追求確定性收益的基金經理看來,漲停板前麵的收益拿不到了,但是穩拿著股票,一般都會繼續上漲,而且漲幅可觀。
*ST偏轉披露2010年報後的走勢
除了機構投資者以外,市場上還存在擁有大量資金的個人投資者,他們久經沙場而且往往是單兵作戰,能夠積累上千萬乃至數億的資金,其研究和操作功底著實不容小覷。因此,投資者追隨他們的操作軌跡,同樣能夠獲益匪淺。
中兵光電(600435.SH)是個人投資者獨自發掘牛股並獲得暴利的一個經典案例,這也使得本來隻在浙江投資圈內小有名氣的沈昌宇一舉成為全國性的投資高手。
2008年5月30日,生產電腦刺繡機的北方天鳥發布公告,擬向第一大股東北京華北光學儀器有限公司實施定向增發,從而實現大股東的軍工業務整體上市,後來該公司更名為中兵光電。當天,名為金順法的賬戶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係統,累計購入公司流通股7236655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025%,達到了舉牌線,從而暴露在公眾麵前。
後來據媒體查實,金順法的賬戶是被浙江知名私募沈昌宇使用。此賬戶還曾同時出現在文山電力、洪都航空、北方創業、航天長峰、太極實業、*ST昌河、中國醫藥、深長城和ST宇航等這9家公司股東榜上,持股數量從數十萬股到數百萬股不等。按上述9隻股票2008年3月最後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計,9隻股票的總市值超過2.6億元。還經查實,當杭蕭鋼構因300億大單而被瘋狂拉升之時,沈昌宇重倉持有該公司股票。由此可見,沈昌宇不僅資金量頗為可觀,而且發掘牛股的眼光及果斷進出的心態,也是一流高手的水準。
當這樣一個牛人出現在中兵光電的股東榜上之後,投資者在好奇之餘,應當順著他的思路,好好研究公司的價值。因為對於資金量大的投資者而言,他們不大可能僅僅根據技術麵就買賣一隻股票,而是要詳細分析其內在價值,有一定的安全邊際後才出手,這也是他們能夠做大的原因。
中兵光電可以說是“生不逢時”,2008年年中正是大熊市期間。複牌後強大的拋壓,使得正在封漲停板的沈昌宇措手不及,被動買入大量股票,從而超出了5%的上限。然而,熊市並不是投資者放棄研究股市的理由,反而更是披沙揀金、耐心吸納優質品種的絕佳時機。投資者在研究發現中兵光電已是一隻優秀軍工股,並被“牛散”所看重後,雖然不用立刻建倉,但必須保持高度關注。因為這種遭遇熊市,尚未經過大漲的重組股,很可能將是下一輪牛市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