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一點的成因,前麵有過分析,是曆史上應對災難方式的一種印記。這種印記伴隨著我們的文化,一直流傳了下來。這種流傳不是靠文本來傳承的,而是靠組織的方式,也就是通過行為示範傳承下來的。在每個個體的成長過程中,都從自己的祖輩那裏繼承了他們的思維和行為方式,也就是短視。這種傳承的力量是巨大的,但是,環境改變了,人們依然保持這種思維就有問題了。這種思維會直接導致效率的喪失和各種鉤心鬥角。這不利於我們的社會,更是不利於我們每個人。
我們應該學聰明一點。現在的社會已經變了,變得需要更多小群體的合作,所以,學會跟別人合作,才能夠讓自己有實現價值的機會。
其實,短視是因為製度變化太大,讓人無法不短視。
2.集體是一群羊
近年來,隨著網絡的普及、外來思想的傳播,我們接觸到了更多的思想,人們有了可對比的對象,也便引起了一些反思。於是,我們的社會中出現了很多"理性"的人。其實,我們的文化中缺少理性,我們的傳統一直是感覺至上的。
那麼,當我們的社會真正出現所謂的"理性"的人的時候,我們的世界會改變嗎?理論上是肯定的,他們的思考會對現實世界造成衝擊,改變人們的現有想法。可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不妨分析一下。
近年來,網上湧現了大批的所謂意見領袖,這些人通常都比較敢說,對社會上很多不公現象敢表達自己的想法,人們也往往覺得他們是理性的。其實這是很好的,說明了我們的思想在進步。
大家都應該知道,在如今的意見領袖當中,韓寒絕對是炙手可熱的一個,他擁有大批的擁躉,很多人崇拜他,以他為偶像,覺得他是這個社會的良知標杆,更有人把他比做當代的魯迅,評價不可謂不高。我們不可否認,韓寒確實是一種力量,有一定作用,但我們也必須認清,那作用極其有限,而且,有時還有阻礙社會進步的嫌疑。
韓寒是靠反傳統起家的,他正是通過與那些所謂的正統作家的分庭抗禮,才讓自己的名聲空前強大,從而成了年輕人的榜樣,一個新的意見領袖。從他出道開始,就受到很多質疑,攻擊的聲音大都來自傳統一方,他們以傳統觀念為武器,對韓寒進行了攻擊,企圖將其"殺死",但是很遺憾,韓寒挺過來了,並擁有了大批的擁躉。
韓寒的這些擁護者以80後為主,曾被稱為"垮掉的一代",也曾是這個民族中最迷茫的一代,但他們此時顯現出了強大的力量,利用新興的網絡,克傳統於無形。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把韓寒造成了神,讓韓寒由一個80後新銳作家,變成了意見領袖,變成了這個社會的"良心"。
從那以後,韓寒成了網絡上最火的偶像,擁有了最強的戰鬥力,每當有人敢對他不敬,有時甚至隻是誇讚不夠,就會有很多人出來挺韓寒,去攻擊、謾罵那些對韓寒"不敬"的人。至此,這個造神運動已經徹底完成了。他的博客每天都有無數瀏覽,更有甚者長期停留在那裏,等待著韓寒更新文章。每當有文章更新的時候,擁躉們就會爭相評論,搶占第一個位置。打開韓寒的博客,總會發現前幾頁的評論基本都是這樣的,"先頂再看"、"竟然離樓主這麼近,好激動"……這種評論占了大多數。這些人是瘋狂的,也是有話語權的。他們組成了這個網絡上很大的一個群體。
這個群體也是以理性來定義自己的,在他們的眼裏,自己跟偶像韓寒一樣,都是有獨立思考能力的,都是有理性批判精神的。他們有些會認為自己是組成這個世界的主題,是年輕人當中可塑造的那部分,自然瞧不起那些跟在影星歌星後麵的粉絲,當然,還有另一個同樣擁有大批擁躉的80後作家的粉絲。
至此,整個過程結束了,韓寒批判者的地位建立了,完成了對傳統的清剿。但是,我總認為這個過程有些不對味,總在想一個問題,到底是韓寒勝了,還是傳統勝了?
表麵上看,是韓寒成功了,傳統失敗了,但如果深入觀察後就會發現,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這從他的粉絲的反應上就能看出來。韓寒成了"神"之後,他的一切言論就都失去了作用,變得可有可無了。因為那些支持者並不是出於他們所謂的理性,才去支持偶像的言論,不過是出於另一種愚蠢罷了。他們搞不清喜歡和擁有的區別,把自己喜歡的韓寒的所謂理性,當成了自己擁有的理性。這些人和那些演藝明星、商界精英的粉絲一樣,都是一群傻得可愛的孩子,當然,有些是年齡上的孩子,有些是思維上的孩子。他們支持韓寒並不是因為韓寒對,而是因為那是韓寒,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