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8年六月二十四日,大明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六月三十日,皇太孫朱允即位,是為建文帝。建文帝即位沒幾天,京城金陵大街上就忽然出現了一個瘋瘋癲癲的道士,嘴裏一直喊著:“莫逐燕,逐燕日高飛,高飛上帝畿。”正準備做一番大事,努力成為一代偉大君主的建文帝沒空理這麼一個瘋子,隻有大街上嬉鬧的小孩子們喜歡追逐著瘋道士,聽他胡言亂語。
心腹之患
那是明太祖朱元璋還在世時的一天,他對朱允說:“功臣宿將,能威脅到我們朱家江山的人都被朕除掉了,如今天下要衝全由你的皇叔們鎮守,朕百年之後就可以將一個太平江山交給你了。”朱允卻怯怯地反問道:“如果皇叔們心懷異誌該怎麼辦呢?”朱元璋沒有回答。此後,心憂天下的朱允一直對這個問題不能釋然。∞米∞花∞在∞線∞書∞庫∞h
一天,朱允一個人坐在皇宮東角門沉思時,東宮伴讀黃子澄走了過來。朱允問黃子澄:“我的皇叔在藩國裏都擁兵自重,屢有不法之事,如果將來我即位了,他們還是如此跋扈,我該怎麼辦呢?”黃子澄道:“諸藩王的衛隊不過僅夠自衛而已。假如將來他們有人敢不忠,朝廷即可以發大軍征討,誰能抵擋得住?漢景帝時,謀反的七國諸侯不可謂不強,最後還不是土崩瓦解?”朱允點點頭,認為黃子澄說得非常有理。
朱允即位後,立即將黃子澄和齊泰兩位儒生當成了自己的左膀右臂,因為兩人都積極擁護建文帝朱允實行削藩政策。
為朱元璋發喪時,建文帝怕皇叔們借著來京城奔喪的機會對自己不利,因而向齊泰問計。齊泰說:“皇上可以假稱有先皇的遺詔,不準藩王們進京奔喪,讓他們在各自封國盡孝心就成了。”當建文帝的各位皇叔們接到所謂的“先皇遺詔”後,雖然心中知道這遺詔有問題,但也隻好遵旨,各自在封地盡孝。建文帝的四皇叔燕王朱棣都走到半路上了,接到遺詔後,隻能掉轉馬頭回封地,派自己的三個兒子代替自己進京。
處理完朱元璋的喪事後,建文帝問黃子澄:“先生,還記得我們曾經在東角門說過的話嗎?”黃子澄頓首道:“不敢忘。”“朕欲實施削藩,先生回去可與齊泰擬一個策略報上來。”建文帝吩咐。
回去後,黃子澄找來齊泰商議。齊泰認為燕王朱棣雄才大略,應該先削燕國。黃子澄反對:“應該先削周、齊、湘、代、岷諸王,在先帝時,他們就多有不法,先削他們師出有名。而在這五王中,周王是燕王的同母弟,我們第一個削掉他,便是斷了燕王的手足。”齊泰最終覺得還是黃子澄的策略更周全,表示支持。隨後,兩人將商定的削藩策略上報給建文帝。建文帝立即批示執行。
相煎太急
事情很湊巧,建文帝剛下令實施削藩,就有人上告周王朱橫行不法,建文帝立即派李景隆率兵去河南開封抓捕周王朱進京審訊。經審訊,案件屬實,一個月後,建文帝下旨削除周王朱藩國,將他廢為平民,流放雲南。
三個月後,建文帝任命工部侍郎張為北平布政使(掌握民政權),派謝貴、張信執掌北平都指揮使司(掌握軍政權),派他們去北平監視燕王朱棣的舉動。不久,建文帝又派都督宋忠、徐凱、耿王三人分別帥兵扼守開平、臨清、山海關,在北平的外圍撒下一張大網,並下旨調走了燕王朱棣的部分衛隊。
1399年四月,忽然有人向朝廷舉報:湘王朱柏謀反!建文帝立刻派人去捉拿朱柏進京問罪。朱柏知道這是欲加之罪,沒得辯白,他不想像周王朱一樣被人抓到京城,羞辱一番後削為平民被流放,因此將家人都聚攏在一起,關上王府大門,全家自焚而死。
湘王朱柏自焚的消息傳到京城後,建文帝非常難過,他就是想削藩,根本沒打算要皇叔們的性命,他沒想到湘王竟然如此烈性。在那一刻他有點兒猶豫,但是在黃子澄和齊泰的鼓勵下,他還是決定將削藩繼續進行下去。
不久,又有人告發齊王朱謀反,代王朱桂也被人告發有罪。兩人被捉拿進京後,就被建文帝削除爵位,廢為平民。接著,建文帝就收到了來自北平的消息:燕王朱棣病倒了。
黃子澄建議建文帝立刻下旨發兵進入北平,以武力削除燕王朱棣的藩國,建文帝認為燕王謀略超群,可能有詐,否決了黃子澄的建議。
沒幾天,建文帝又接到從北平送來的消息:燕王朱棣瘋了,並且已經病入膏肓。燕王的使者也很快來到了京城,接留在京城的三位王子回燕國見他們父王最後一麵。齊泰對建文帝說:“皇上,我們不如扣下燕王的三個兒子,如果燕王真的病死了,我們就趁機削除燕國,如果燕王使詐,我們就用他的三個兒子做人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