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0章 教女兒巧妙應對陌生人(1 / 2)

富養真經

小女孩對陌生人的戒心並不像成人那麼深,往往陌生人的幾句花言巧語或者幾顆糖果,就能讓女孩沒有任何疑慮地跟著陌生人走。所以,為了女兒的安全考慮,父母必須教會女兒應對陌生人。

日常生活中,你有沒有問過女兒下列問題:

下大雨,一個陌生人說,他能送你回家,你怎麼辦?

在遊樂場,一個陌生人說,他的寵物狗丟失了,請你幫他找一找,你怎麼辦?

一個能叫出你名字的陌生人說,爸爸媽媽受傷了,囑咐他來接你,你怎麼辦?

……

不要存著僥幸心理認為自己的女兒不會遇到這樣的事情,現在很多孩子被拐走,就是因為他們輕易地相信了陌生人的謊言。

曾經有一家報社就“陌生人敲門”這一問題做過一項調查,主要的調查對象是4至8歲的孩子。當調查人員問他們:“如果陌生人敲門,你怎麼辦啊?”被調查的孩子幾乎都說:“不開”。但是當調查人員改變了一下環境,或者假裝成陌生人來到這些孩子的家中時,例如裝成水電工人,有不少孩子都會猶猶豫豫地打開門。因為平時爸爸媽媽就讓水電工叔叔進門了,孩子就會想:“我為什麼不能讓他進來呢?”

小女孩的心是純淨的,她不清楚陌生人都是什麼樣的,也想不到有些壞人看上去和藹可親,其實是在利用花言巧語欺騙她們。因此,父母平時教育女兒時決不能一味強調“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不要跟陌生人走”、“不要吃陌生人給的糖果”等等,而是要用具體的事例去提醒和教育女兒,尤其是利用節假日這些特殊時間去教育女兒。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一些方法值得女孩父母們嚐試:

方法一:要教給女孩具體的應變辦法

有一位父親的教育經驗是這樣的:

我平時一直囑咐女兒,除了我和她媽媽之外,不要隨便和陌生人開門,最好用家裏的固定電話和我們通電話。但是這種理論的知識並不能讓女兒直觀認識“不要給陌生人開門”的危害性。所以,有時候周末和假期的時候,我和愛人會聯合起來對女兒進行教育。

有一次,周末的時候,愛人出差不在家,我對女兒謊稱說要出去買東西,留下她獨自在家。接下來,我喬裝打扮一番,讓女兒根本認不出我來,然後敲響了自己家的房門。

“你是誰?”女兒睜著大大的眼睛並沒有認出我來。

“我是你們樓下的鄰居,你爸爸在樓下買了很多東西,讓你幫忙去提呢?”我粗著嗓子說。

女兒有些疑惑地望著喬裝後的我,然後有些警覺地說:“我爸爸力氣很大,用不到我,叔叔謝謝你了,我還有功課要做,再見!”說完就把門狠狠關上了。

我對女兒的表現很滿意,因為我以前就教過她,遇到這種狀況要怎麼辦。2分鍾後,我口袋裏的手機響了,是女兒打來的,詢問我是不是需要幫助,並且把剛才發生的事情和我說了一遍。我說,不需要,並且表揚了女兒的正確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