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9章 保護女孩的“秘密花園”(1 / 2)

富養真經

每個女孩心底深處都有屬於自己的秘密基地和個人領地,這些隱私她可能並不希望別人探觸,尤其是自己的父母。所以,作為父母,我們不應該毫不尊重女兒的隱私,而是應該學著保護和理解。

現如今,隨著各種資訊手段日趨發達,電視、手機、網絡把現實生活中所有的正麵、負麵的情緒與影響,更快捷、迅速地通過這些渠道傳遞給孩子。所以當那些沒有經過篩選的不良信息傳遞給女孩時,父母們就會非常擔心。因此,如何掌握女兒的心理動態,並對其有效引導,就是父母們現在麵臨的重大難題了。

一位母親就曾遇到了下麵這種狀況:

女兒咪咪有一個很私密的大箱子,從她4歲開始,她就不讓我們碰這個大箱子了,她的理由讓我們哭笑不得,她說那是她的“家”,如果我們隨意打開就是“私闖民宅”。我擔心女兒在裏麵放一些不安全的東西,於是我趁女兒不在家的時候偷偷打開了這個大箱子看看,其實裏麵也沒什麼貴重的東西,就是女兒的玩具和一些看過的書,真想不通女兒為什麼要把它們保護得這麼嚴密,還不許我們看。後來,女兒回家發現有人動過她的大箱子,非常生氣,竟然向我絕食抗議。我對她解釋說她箱子裏沒什麼值錢的東西,我又沒給她弄壞,不至於發這麼大的脾氣,結果女兒兩個星期都沒有理我,還一直說我偷窺她的秘密,小孩子有什麼秘密可言啊!

小女孩真的沒有秘密可言嗎?當然不是,也許在成人看來她們那些秘密有些可笑,但是對她們來說卻是不想讓別人接近的“秘密花園”。女孩雖小,但她們也有很多不能說的秘密,當她們每天的一舉一動都處在父母的眼皮底下時,她們覺得沒有自己的空間和自由。因此,父母不但不能隨意揭穿女兒的隱私,而且應當保護好女兒的小秘密。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規定:“兒童的隱私、家庭、住宅或通信不受任意或非法幹涉,其榮譽和名譽不受非法攻擊。”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也對兒童隱私保護有進一步細化。教育專家也認為,靠偷看、查閱孩子的個人信息,並一味進行幹涉與禁止,肯定不是最有效的教育途徑,反而會因為父母的過多幹預而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那麼有哪些辦法可以讓父母們維護好女兒的“秘密花園”呢?

方法一:尊重是打開女兒心扉的鑰匙

尊重女兒的隱私權,是密切親子關係、獲得女兒信任的基礎。作為父母,我們應該記住這樣一個道理:我們越尊重女兒的隱私,女兒和我們的距離也就越近。如果我們總是認為“我們是你的爸爸媽媽,我們有權查看你的日記”,那隻會讓女兒產生防範意識,和我們的關係越來越遠。所以,我們應該在生活中尊重自己的女兒。例如進女兒房間時,應該先敲門,等到女兒許可後再進去;幫女兒收拾房間或者書包時,也要和女兒說一聲;如果想看女兒的日記或者書信,更需要得到女兒的許可。當父母對女兒表現出足夠的尊重時,女兒才會對父母產生信任感,從而關係也越來越親密。

方法二:不要窺探女孩的隱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