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養真經
當一個女孩懂得感恩時,她便會讓感恩化做一種充滿愛意的行動,在生活中去實踐。於是,因為感恩父母,她不再無理取鬧而是力所能及地幫助父母分擔家務;因為感恩老師,她用心學習不再偷懶逃課;因為感恩生活,她變得積極樂觀不再悲傷憂慮。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時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將無法彌補。”因此,越早對小女孩進行悲情教育越有利於培養她的感恩之心、愛心和對他人的同情心。
有一位母親是這樣做的:
我的女兒今年剛剛10歲,由於家人的寵愛,她變得有些自私、任性和霸道。為了讓女兒懂得感恩,每天晚上我都會給她講一個感人的故事。有一次,我在報紙上看到關於《感恩的心》這首歌曲的創作緣起,於是就講給了女兒聽:有一個先天失語的小女孩,爸爸很早就去世了,她和媽媽成為了彼此的依靠。因為家庭條件不是很好,小女孩的媽媽每天很早都要出去工作,很晚才會回來,但每次回來的時候都會給女兒買一塊最喜歡吃的年糕。
小女孩每天晚上都會坐在大門外等媽媽回家,其實她並不是很喜歡吃年糕,但因為年糕是最便宜的食品,所以她就騙媽媽說自己喜歡吃。後來,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小女孩怎麼也等不到媽媽的身影,媽媽為什麼還不回家呢?小女孩鼓起勇氣在下著大雨的黑夜裏前行,她走啊走啊,終於看到了媽媽,可媽媽此時正躺在地上。小女孩快速地跑到媽媽的身邊,使勁搖晃著媽媽的身體,但媽媽卻沒有任何的反應,一雙眼睛死死地睜著,手裏還緊緊攥著那塊年糕。這時,小女孩才知道媽媽不是累得睡著了,而是死了。
小女孩的眼淚早已經控製不住地流了下來,但媽媽為什麼不閉上眼睛呢?難道是在擔心她嗎?為了讓媽媽安心地離去,小女孩在風雨中一遍又一遍地唱著這首《感恩的心》,漸漸地已分不清她臉上流淌的是淚水還是雨水……
說完這個感人的故事,我又輕輕哼起了那首《感恩的心》,女兒也跟著哼唱起來。然後一向冷漠的女兒,突然抱著我說:“媽媽,我愛你!謝謝你這麼辛苦地養育我,我以後再也不惹您生氣了。”
一個不懂得感恩的女孩,是無法去愛別人的,而悲情教育就是培養女孩感恩之心的最好方式之一。這會讓那些不懂得怎樣去愛,還不會去愛的孩子們感受到愛的力量。那麼有哪些良好的悲情教育方法可以協助父母培養女孩的感恩之心呢?
方法一:讓女孩觀看一些有關感恩的影片、電視節目
有一位母親在自己的網絡日誌中這樣記錄道:
每天在工作和家庭中繁忙奔走,這讓我感到一種壓力,但這些身體上的折磨我都可以忍受,唯一讓我無法忍受的是女兒對我的態度。人們常說“女兒是媽媽的貼心小棉襖”,可我並沒有感受到這件小棉襖的溫暖,相反隨著女兒年齡的增長,她對我總是有很多不滿:“媽,你做飯怎麼這麼難吃,我不吃了!”“媽,你太嘮叨了,讓我清靜一會兒!”“你管得太多了!”……女兒的不理解也許有一部分確實是我的過錯,但她不懂得體諒媽媽的心,讓我很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