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習量要適中,充分為女兒留出休息和娛樂的時間。如果學習量太大,會讓女兒產生反感的情緒,從而不願意執行。
2.安排好常規學習時間和自由學習的時間。常規學習主要用來完成老師留的作業,自由學習用來預習或者複習功課。
3.要突出重點,在女兒薄弱的科目上多下功夫,不要分給每個學科的時間都相同。
4.注意效果,及時調整。學習計劃一旦製訂,並不是絲毫不動的,而是要根據學習效果,進行相應的調整。
5.安排好長計劃和短計劃。在每個學期,要有一個大目標,然後再把這個大目標分解,每個月做什麼、每周做什麼、每天做什麼。這樣做,女兒既不會感到學習量太重,而且會體會到前進的快感,從而願意執行學習計劃。
方法二:讓女兒品嚐進步的喜悅
正梅是個貪玩的小女孩,學習成績一直不理想。尤其是她的數學成績,常常排在班裏的後幾名。有一天媽媽對她說:“寶貝女兒,媽媽給你製訂一個學習計劃,好不好?以後你每天多學20分鍾數學。”正梅嘟著嘴不樂意。媽媽說:“你先執行一個月,如果你的成績比以前好了,咱們接著執行,如果還和以前一樣,你就不用執行了。”正梅勉強答應了。在以後的日子裏,媽媽每天給女兒補習20分鍾的數學,一直堅持了一個多月。接著,在學校的月考中,正梅的數學成績一下子提高了15名。嚐到了進步的喜悅,正梅再也不痛恨學習計劃了,並讓媽媽把其他的學科也加入到學習計劃當中。
當孩子在學習計劃中品嚐到進步的喜悅時,她們才更願意去執行。如果長時間讓她們感覺不到自己正在改變,她們將會對執行學習計劃失去興趣。所以,在開始製訂學習計劃的時候,學習任務不要太重,也不要對她們提出過高的要求。這樣,她們會感到自己每天都在進步,從而也更願意去執行學習計劃。
方法三:對自製力差的女孩進行督促
有些女孩自製力非常差,如果沒有父母的督促,她們連作業都無法寫完,更不要說去執行學習計劃了。對於這樣的女孩,父母應該多提醒她們,並且培養她們的自製力,讓她們按照學習計劃去執行。在提醒她們的時候,父母不要用批評、嘲諷、氣憤的語氣,而要心平氣和地和她們說話。例如女孩本應在寫作業的時間看電視,父母可以對她說:“現在7點鍾了。”盡管父母沒有把“寫作業”三個字說出來,但是女孩能夠理解父母在催促自己,而且這樣的“催促”不會引起女孩的反感。如果女孩仍然坐在電視機前沒有動,父母可以過一會兒再提示她們一次:“現在已經七點半了。”
對於那些提醒、催促仍然不起作用的女孩,父母可以放任她們兩天,讓她們寫不完作業去挨老師的批評。有了挨批評的教訓,她們就會認真地按照學習計劃去執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