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5章 動手能力:讓女孩自己動手解決問題(1 / 2)

富養真經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沒錯,隻有不斷加強女孩的動手能力,才能讓她早點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學會獨立生存,也才能讓她走出父母溺愛和包辦的保護傘,學會自己親手打理生活。

一位教育學碩士在他的博客中寫了這樣一段話: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教育的規律是什麼?刻薄點說,恐怕是連許多動物都懂得的道理。大鳥領著小鳥一圈圈地飛行,大雞領著小雞一次次地捉蟲。這不就是教育嗎?但是,後來,大鳥大雞進化了,變成高等動物了。它們決定學習高等動物的榜樣——人類。它們建起了小學、中學和大學,把小鳥小雞關在學校裏,讓它們坐在那兒聽飛行課和捉蟲課,從基礎課到專業基礎課到專業課……講得天花亂墜,小鳥小雞聽得昏昏欲睡。後來終於有了個有文采有口才的老師,小鳥小雞們聽得臉上有了笑容,但飛行呢?捉蟲呢?依然不會……終於畢業了,小鳥小雞離開學校後,還要重新在生活和工作中學習飛行和捉蟲的本領。”

沒有執行,一切都是空談。要想讓女孩學會騎自行車,就要給她一輛車子讓她騎;想讓女孩像郭晶晶一樣成為遊泳健將,就要帶她下水遊泳,否則,隻給她灌輸一大套理論,而不放手讓孩子去做,什麼都等於零……這些便是培養女孩動手能力的重要意義。

誰都知道心靈手巧的重要性,女孩子多動手是促進智力發展的重要途徑。通過手的活動,可以獲取更多的外部信息,這些信息能促使大腦積極活動,從而使女孩變得聰明靈巧。然而,對於現代的中國家庭,真正讓孩子動手的機會並不太多。尤其是女孩,一般都是獨生女,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有的女孩從早到晚,衣食住行各方麵都被父母大包大攬,養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習慣,致使孩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動手能力越來越差。

教育專家指出:孩子動手能力差,主要原因有三種:

1.成人擔心孩子小不會做事,怕她出事或怕孩子損壞東西,許多事不讓孩子自己動作去做,而由成人包辦,孩子失去了一次次動手的機會。

2.家庭裝飾擺設成人化,沒有孩子動手的小天地。孩子進了家門,這不許動,那不許碰,玩具不能自由拿放,孩子可活動的空間太小。

3.孩子動手的材料少。爸爸媽媽花錢買的玩具,外表雖美觀,但大多數是機械或電動的,不能拆拚,孩子缺乏動手材料。

那麼,如何能更好地提高女孩兒的動手能力呢?這裏,我們給父母提幾條建議。

方法一:讓孩子學會自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璐璐的媽媽對璐璐照顧得無微不至,璐璐從未做過家務,甚至連自己的襪子都沒洗過,每天媽媽要把水果切成適合的小塊,插上牙簽,女兒才肯吃;刷牙時,要事先給女兒準備好漱口水,把牙膏擠好……媽媽希望璐璐能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學習上,不被別的事情分心,沒想到,正是自己的這種無微不至,剝奪了女兒成長的機會,使璐璐在生活中經常馬馬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