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新上任的樂隊老師剛剛接下指導樂隊的工作,馬上發現這個中學的樂隊成員存在著極大的問題,幾乎每一個學生對自己所負責的樂器都不是十分的熟悉,更不用說如何能夠演奏出和諧的音樂來。
盡管整個樂隊的狀況十分不理想,但這位樂隊老師仍是很有信心,他相信自己能夠將這群不可思議的中學生訓練成為第一流的樂隊。
隻不過,屋漏偏逢連夜雨,不知道是這位樂隊老師的時運不濟,或是校長有意驗收他的工作成果。就在他接掌樂隊過後不久,從校長那邊來了一個緊急通知,學校方麵決定舉辦一個慈善晚會,需要樂隊登台表演。
樂隊老師接到通知後,心中七上八下、忐忑不安,他最清楚自己這支樂隊的狀況,學生們尚未練習純熟,在預定演出的曲目當中,還有許多樂曲的小節都還不是演奏得很順暢,以這樣的功力硬要登台表演,著實是令人為他們擔心不已。
幸而這位樂隊老師的經驗豐富,他相信自己還是可能帶領整個中學樂隊做最完善的演出,除了一方需加緊訓練之外,他在心中也已經想好應對的策略。
到了樂隊要登台演奏的那一天,臨上台之前,樂隊老師胸有成竹地做最後的訓話,他壓低聲音,沉穩地道:“我知道你們都很用心地練習,同時也都對這次的演出沒有把握。沒關係,等上台之後,你們隻要把自己熟練的部分發揮到最好的境界,因為我們是一個人的樂團,如果有人對自己負責演奏的那一部分沒有把握,就索性不要演奏出來,隻需要拿樂器擺個樣子就行了,你們能理解我的意思嗎?”學生們都用力地點了點頭。
終於到了演奏會開始的時刻。隻見樂隊老師神氣十足地站在樂隊前麵,瀟灑地將指揮棒一揮,下達命令,要樂隊開始演奏。不料,整個樂隊鴉雀無聲,舞台上一片寂靜,每一個學生俱皆很投入地拿著樂器,做出全部精力投入演奏的樣子。
盡管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要誠實做人,但實際的生活告訴我們,做人難免不帶上假麵;真正的誠實仍然令人感到敬佩,因為至少勇氣可嘉。
四字決一生
一個人的智慧不是一個器具,等待老師去填滿;而是一塊可以燃燒的煤,有待於老師去點燃。
——考留達克
“真是蠢得一無是處!”大街上,一個母親在惡狠狠地教訓一個六七歲的小男孩,原因是那小孩走得離她遠了些。這位母親在說這些話時,嗓音大得足以讓附近過往的行人都聽得清清楚楚,而受到訓斥的小男孩隻好默默地回到母親身邊,低垂著頭,眼睛死死地盯著地麵。
這隻是短暫的瞬間,然而有時候,正是這短暫的瞬間卻會長久地在人們心頭縈繞。有些話,也許隻是說話人隨口說出的,對他本人並不意味著什麼,然而,這些話對其他人,尤其是聽話者,卻往往能產生無盡的影響。“真是蠢得一無是處!”也許會長久地在聽話人的耳邊回蕩。
昆特認識一個叫馬爾克姆·戴爾凱夫的職業作家,現在已經48歲了,在過去的二十四年的作家生涯中,他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昆特曾從他那裏聽到過一則關於他自己的真實故事。
戴爾凱夫說,小時候他是個非常膽小害羞的孩子,幾乎沒有朋友,也沒有信心,總覺得自己什麼事也做不了。1965年10月的一天,他所在中學的英語老師——布勞斯太太給全班的同學布置了一道作業,她要求學生們去讀哈波·李的小說,然後在小說的結尾處用自己的話續寫一段文字。戴爾凱夫回家後認真完成了作業,然後交給了布勞斯太太。現在他已記不起當初他寫的內容和布勞斯太太給他的分數了,但他仍清清楚楚記得,並且永遠不會忘記布勞斯太太在他的作文本裏的空白處寫的那四個字——“寫得很好!”這四個字改變了他的一生。
“在我讀到這四個字之前,我一直不知道我自己是誰,也不知道將來我能做什麼,”戴爾凱夫說,“直到讀了布勞斯太太的評語,我才找到了信心。那天回到家後,我又寫了一則小故事,這是我一直夢想著去做卻不相信自己能做到的事情。”之後,在讀書的業餘時間,他又寫了許多小故事,每一次他都把自己的作品帶到學校,交給布勞斯太太。而布勞斯太太對這些稚嫩的作品則給予了鼓舞人心的、嚴肅而又真誠的評價。“她所做的一切恰恰是當時的我所需要的。”戴爾凱夫說。
不久,他被學校的報紙任命為編輯,這使他信心倍增,同時視野也開闊了。由此,他開始了自己成功而又充實的一生。戴爾凱夫堅信,如果沒有當初布勞斯太太在他的作文空白處寫的那四個字,那麼他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不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