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心靈舞者 (4)(1 / 3)

“顧客就是上帝。”生產廠商的命運掌握在消費者的手裏。生產廠商生產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消費者。倘若不從消費者的心理和需求出發,那麼產品的命運也就可想而知。

成功源自執著

盡管我們用判斷力思考問題,但最終解決問題的還是意誌,而不才智。

——沃勒

在愛爾蘭都柏林的亞比歌劇院中,十分著名的詩人,也是劇作家——葉慈,正在為他的一出新作歌劇中的場景大大地傷腦筋。

在葉慈的這一部新歌劇當中,有一幕是描述夕陽無限好的,葉慈在歌劇院的舞台上,反複地試了好幾個鍾頭,希望借助舞台燈光,將他想要的效果表現出來。

但葉慈試了又試,負責燈光控製的技師及工作人員,也不厭其煩地全力配合,他們提供了歌劇院中所有各種顏色的燈光以及強弱光線所能夠營造出來的一切效果,卻都未能符合葉慈心中所想要的需求。

經過幾個小時不停地工作,仍未能取得彼此的共識。不僅燈光技師疲憊不堪,連一心追求最佳舞台效果的詩人葉慈也失望不已。隻見他呆坐在偌大舞台的邊緣,口中喃喃自語,似手完全陶醉在自己心中那個美好的夕陽景色當中,卻又苦於無法將之完整呈現子觀眾眼前。

正當葉慈坐在舞台一角,苦苦思索解決方法的同時,突然間,這位詩人“啊”地大叫了一聲,倏地站起身來,雙眼發直、愣愣地望著舞台上的背景,口中不斷大聲歎道:“對了!對了!這就是我要的感覺,那是多麼燦爛的夕陽啊!猶如鳳凰即將沉入大海一般壯麗的顏色,閃耀著生命最後美好的無限光芒。不要動,不要動!就是這種感覺,保持這個顏色,維持這個光線的強弱。”而對葉慈如此投入的情緒,舞台上所有技術人員麵麵相覷,大家你看著我、我看著你。沒有人敢去打擾這位大師完全投入情境當中的思考。

最後迫不得已,一位舞台工作人員硬著頭皮走上前去,抱歉地對葉慈道:“先生,我們也很想為您保持這個顏色和光線,但是……那是保留不住的,很對不起,這個倒黴的劇院,剛剛起火了,我們……必須馬上離開……”

癡狂的人總存有超乎常人想象的執著,盡管這在常人眼中總有幾分可笑之處。而正是這樣一類超凡脫俗的特質,成就了人類文明曆史上的一顆顆閃亮的明星。

一地雞毛

對於聰明人來說,勸告是多餘的;對於愚昧人來說,勸告是不夠的。

——莫裏哀

聖菲利普是16世紀深受愛戴的羅馬牧師,富人和窮人追隨著他,貴族和平民也都喜歡他,這一切都是因為他的善解人意。

有一次,一位年輕的女孩來到聖菲利普麵前傾訴自己的苦惱。聖菲利普明白了女孩的缺點,其實她心地倒不壞,隻是她常常說三道四,喜歡說些無聊的閑話。這些閑話傳出去後就會給別人造成許多傷害。

聖菲利普說:“你不應該談論他人的缺點,我知道你也為此苦惱,現在我命令你要為此贖罪。你到市場上買一隻母雞,走出城鎮後,沿路拔下雞毛並四處散布。你要一刻不停地拔,直到拔完為止。你做完之後就回到這裏告訴我。”

女孩覺得這是非常奇怪的贖罪方式,但為了消除自己的煩惱,她沒有任何異議。她買了雞,走出城鎮,並遵照吩咐拔下雞毛,然後她回去找聖菲利普,告訴他自己按照他說的做了一切。

聖菲利普說:“你已完成了贖罪的第一部分,現在要進行第二部分。你必須回到你來的路上,撿起所有的雞毛。”

女孩為難地說:“這怎麼可能呢?在這個時候,風已經把它們吹得到處都是了。也許我可以撿回一些,但是我不可能撿回所有的雞毛。”

“沒錯,我的孩子。那些你脫口而出的愚蠢話語不也是如此嗎?你不也常常從口中吐出一些愚蠢的謠言嗎?然後它們不也是散落路途,口耳相傳到各處嗎?你有可能跟在它們後麵,在你想收回的時候就收回嗎?”

女孩說:“不能,神父。”

“那麼,當你想說些別人的閑話時,請閉上你的嘴,不要讓這些邪惡的羽毛散落路旁。”

良言不一定苦口。成功的勸解不僅體現勸導者的智慧,更是對人生的一種比喻與釋然。受益者也會因其留有的耳目一新之感記憶深刻。

誠實為本

誠實和勤勉應該成為你永久的伴侶。

——富蘭克林

中學樂隊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指導老師,最後經過校長的四處請托,終於通過關係找來了一位資曆深厚、經驗豐富的新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