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逃到幽州(1 / 2)

天終於亮了,山裏的清晨比外麵冷很多,峽穀裏濃霧繚繞,林中團團濃霧汩汩四流,十幾步外便分辨不清彼此。深不可測的濃霧和時隱時現的樹木依然給陰兵峽營造出一種深邃詭秘危機四伏的氛圍。

楊不悔和薛仁貴在帳篷附近挖坑,蘭家兄弟和小子龍帶著安六子、史漫天分頭到帳篷周圍的樹林裏撿柴禾。大家都想趁著有霧,吃口熱乎飯再趕路。

他們小心翼翼行走在樹林裏,東一把西一把摟著地上潮濕的枯枝,不時會有人不小心踩折了地上的枯枝,斷枝在腳下發出尖銳的劈裂之聲,突如其來的聲音聽上去很是令人心驚膽戰。不大一會,小子龍便摟了一大把柴禾,其他人都在離他三四步遠的地方,每人懷裏也都抱了不小的一捆。

“差不多了,回去吧!”小子龍說道。沒有人願意往樹林更深處去。對於這些經曆了一夜毛骨悚然的人來說,每個人都恨不得立刻離開這片令人頭皮發麻的樹林,聽到這話,其他幾個人立刻抱著柴禾扭頭便往外走去。

架上火吃了頓熱飯以後陽光開始穿透濃霧,過了一會濃霧終於散去了。

李承明等人開始穿越陰兵峽,兩側山崖上鬆動的石塊不時滾落崖下,落地時與山穀中沉積的石礫碰撞後發出一陣陣悅耳連續的聲音,滾雷一樣清脆響亮。

“難倒這就是昨天晚上的打雷聲?”李承明有些臉紅,害怕別人懷疑他昨晚說的話。其實他根本不需要害怕,因為大隊陰兵是大家都看見的,而且那些陰兵沒有傷害他們也是事實,所以根本不會有人懷疑。

如果是現在社會,而且李承明他們的身邊現在又有地質科學家的話,那麼隻要看了這峽穀的構造就會給他們解釋昨天晚上的現象了。

其實剛才石塊墜落時出現的滾雷一樣清脆響亮的聲音,是大量石英石形成的石礫相互碰撞時所特有的聲音。

陰兵峽隨處可見石英岩,石英材料有一種特殊的“壓電效應”。即,材料表麵受到壓力作用時其內部會在瞬間建立內電場,受壓結束後內電場會逐漸減弱。根據能量守恒定律,內電場減弱的過程實際上是一種能量轉換的過程,它會逐步轉換為磁場,並以磁能形態向外釋放,而變化的磁場繼而又會產生變化的電場,如此反複即形成一束電磁波,反之,當石英材料受外電場作用時其表麵又會產生高頻振動,這種高頻振動很容易引起表麵空氣激振,從而產生一係列波長不同的聲波,如超聲波、次聲波等人耳聽不到的聲音。

陰兵峽一帶具有很高的磁場強度,而磁性物質具有存儲電磁信號的功能。幾百年的某一天,一支軍隊恰好從陰兵峽經過,嘹亮的軍歌、雄壯的步伐形成了巨大的聲波壓力,這種壓力作用在石英岩上後,石英岩因此而產生出連續不斷的電磁信號,這種電磁信號又被當地的強磁場物質記錄下來,整個陰兵峽仿佛一台巨大的電磁信號存儲設備,當時軍隊的行軍場麵以磁能的形式保存其中。當遇到合適的誘發因素,例如閃電這種強電場的激發,陰兵峽就如同接通了電源的電磁錄放設備,存儲其中的電磁信號又會釋放出來,重新展現出古代軍隊的行軍場麵。

這裏之所以被稱作陰兵峽,說明了這種行軍場麵在許多年來一直在反複出現,當地土著中的許多人或許都親眼目睹過這種場麵,土著們愚昧無知,便以為是陰兵行軍,因而陰兵峽便成了地名。

這裏之所以被稱作陰兵峽,說明了這種行軍場麵在許多年來一直在反複出現,當地山民中的許多人或許都親眼目睹過這種場麵,百姓們無法解釋這個現象,便以為是陰兵行軍,因而陰兵峽便成了地名。

至於野獸們的離奇死亡應該是和石英岩發出的超聲波或次聲波有關,人類接受不到這類信號,而野獸卻可以感受到。在它們聽來,這種信號無疑是某種災難來臨前的征兆,例如老虎低吼時可以發出次聲波,其他動物在幾公裏之外就能感受到危險存在而逃之夭夭。而陰兵峽的次聲波遠比老虎的要強百倍。野獸們忍受不住巨大的恐懼,超過極限後其腎上腺素在血液中濃度過大便會導致死亡。

當然這些問題需要地質學家、醫學家、甚至再加上氣象學家坐在在一起才能解釋清楚,以李承明這樣一個初中畢業的社會青年來說是不會明白的。

也許真的是老天相助,二十幾天後,也就是武德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李承明在大山裏轉悠了將近一個月以後終於轉出了大山,平安到達幽州。

雖然沒有人員傷亡,但一個個都已經衣衫襤褸,困乏不堪,比討飯的叫花子強不了多了。要不是有熟悉大山的小子龍帶路和箭法一流的楊不悔射殺野獸充饑的話,恐怕他們早已經死在大山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