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義賣(一)(2 / 2)

那天一大早,賀遠和易淩楓就按照林雪的指定地點準時抵達。兩人老遠便看見林雪跟薑欣怡兩人正守著四個大紙箱子,愁眉苦臉的。易淩楓趕忙上前問:“是不是嫌我帶的人少了?”兩人都搖搖頭。賀遠看了看四周說:“是不是城管不讓你們隨便擺放。”兩人都點了點頭。賀遠又看了看周邊,她倆選這地方不行,雖然人流量大,但都隻是匆匆過路的,沒有人願意駐足停留。覺得還是去王府井步行街那些地方好,閑人多,愛藝術品的人也多。“可是在那裏,有地方擺嗎?”欣怡擔心的問。這時,賀遠想起來那個半盲大叔的攤位。

半盲大叔一聽賀遠說他們要搞義賣,就問他們要把義賣所得的錢用到什麼地方,薑欣怡說要捐給雲南……縣……鎮……小學時,半盲大叔欣喜的說:“那地方是我的故鄉啊!”於是欣然同意把空的地方給他們騰出來。幾個人剛剛放置好箱子,還沒製定好畫作的義賣價呢,這時又麵臨著新的問題。易淩楓不無擔心的說:“會不會別人把我們的義賣當成欺騙啊,現在網上很多個人慈善都是陷阱啊,人家不相信我們,我們不是在白白浪費時間嗎?”林雪說:“我們戴著北大的學生證呢!北大的名聲應該很響的吧?”薑欣怡拿出了她做的廣告牌,上麵寫著自己義賣所得的用途,還附帶了那個學校的照片,上麵有破爛的教室,穿著破舊衣服的學生和老師。賀遠看了看說:“所有的我們所能提供的東西,別人都可以認為這是偽造的,若想讓別人相信,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林雪說:“不管了,先擺上了,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你會不會說話呀,這是行騙者的口頭禪啊。”易淩楓斜了她一眼,要是換作別人,林雪肯定會反唇相譏。不過,現在小易這家夥成了她傾慕的對象了,一次她也就忍了。“孩子啊,你們別擔心,等一回兒,你們準備好了,我給你們當代言人。我在這位置都呆了好多年了,老鄰居,老街坊沒有人不認識我的,他們都相信我的。”四個人一聽,頓時歡呼起來,口裏都連聲說著謝謝,一齊還給半盲大叔來個九十度的鞠躬。

在給畫作定義賣價錢的時候,易淩楓說自己在藝術方麵很有天分,有先知先覺的能力,能把握時代藝術的脈搏。他自告奮勇要為薑欣怡的每幅畫作都訂個義賣價。薑欣怡說,如果他一張一張來訂義賣價格的話,恐怕到天黑都訂不完,這四箱好幾百張呢。而且,家裏還有幾千張。林雪說:“這可怎麼辦呀?”賀遠隨便翻開了欣怡的幾幅畫作,都是些油畫。有畫些實物的,有畫些抽象的。賀遠對油畫沒多少研究,不過看欣怡在色調的搭配和顏色的運用上很嫻熟,幾種顏色在她妙手的調配下,竟然讓不懂畫的人看上去,也覺得賞心悅目。整體看起上去,所有的畫麵都很溫馨。賀遠覺得欣怡,始終懷著對這個世界的無比熱愛,無比恭敬的心來執筆的。賀遠出神的望了薑欣怡很久,認真的說:“欣怡,其實真正懂你藝術的人並不多,你的畫,價錢賣得高與低都不能說明你在藝術方麵走的路深還是淺,因為大眾對藝術的評價沒有標準的。”“你想說什麼?”欣怡很吃驚,一個學金融的竟然對藝術也有自己的看法。“我想說,既然咱們是來義賣的,不如我們先把這些畫按紙張的大小,分成簡單的三類,也是就大,中,小。”“然後呢。”欣怡似乎已經覺得這是個好主意了。“然後這三類,我們分別訂一個最低的義賣價,就是賣的時候不能低於這個價。至於客人呢,想出高於這個最低價以上的多少錢,那就看客人的個人心意了。”欣怡非常讚同賀遠的這個想法。“這樣一來,我們省心、省力、省時,客人也不用討價還價,大家都有了自主性。”欣怡心裏很佩服賀遠,不愧出身商人之家,很有經營頭腦,須臾之間,又增加了幾分對賀遠的愛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