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一聰用青春的熱情和火一樣的激情,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的生活當中。緊張而有序的軍校生活,嚴肅中帶著活潑的學習風氣,一切的一切都讓他感覺到生命的無限活力。從小在田間長大的薑一聰,有著農民兄弟鋼鐵一般的身體;從小吃慣了苦頭的薑一聰,有著頑強的意誌力與忍耐力。每天都有新的挑戰,每天自己都在挑戰中成長;每天都在拚搏,每天自己都在拚搏中變得更加堅強。薑一聰覺得自己真的是來對了地方。無論是專業知識測試,還是體能訓練評估,薑一聰每次的成績都能得優。還不到半年,全年級的學生和教授都認識他了。

薑一聰因為從小在家幹慣了活兒,閑不住。所以無論在班裏,還是在宿舍裏,隻要有什麼活兒,不用別人指派,自己就會去主動承擔。班裏的同學們若是在學習上遇到了問題,隻要是他能幫忙解決的,他都盡可能的幫忙。薑一聰很喜歡軍校的生活方式,大家吃,穿,住,用,行都在一起,一起分享快樂,一起分享憂愁,都把彼此看成了親兄弟,這讓薑一聰感到了從來沒有過的集體的溫暖。

每個月的月初,薑一聰都能收到香芸寄過來的信。信裏講了一些家裏最近發生的事,然後再訴說一下她對他的思念之情。因為軍校有別於其他大學,所以薑一聰每次回信,都隻是寥寥數筆。香芸對此也表示理解。

快要到年底的時候,薑一聰才發現,最近一個月都沒有收到香芸的來信了。他有種不祥的預感:是不是家裏最近發生什麼事了。他把電話打到了地毯廠的門衛室。香芸想問問他,能不能早一點回來,可是話到最邊又咽下來,隻是很激動的叫了聲:“一聰。”一聰聽了香芸的聲音後,立時便覺得心裏踏實多了。心想,香芸還在廠裏,說明家裏人都還平安。於是他便告訴香芸,這兩天他們正在進行年終考核,比較忙,等考試完了,就可以回家了。香芸盡量調整好自己的情緒,用平緩的語氣說:“那你好好考試吧,考完試就趕快回來哦。”一聰看看身後,還站著一長隊的人。於是,簡單的說了兩句便掛了。薑一聰掛了電話後,這邊的香芸就想哭,她原本是想告訴他,他父親怕是拖延不過這兩天了。

晚上,香芸回到家裏,看見一聰的母親趴在裏屋的床上哭得昏天黑地的。就趕緊跑到裏屋,聽一聰的母親哭著說:“芸啊,你爹他下午5點多就不行了,可憐他這一生,生養了兩個兒子,沒一個能在身邊盡孝的。”謝玉鳳越說越傷心。香芸也放聲大哭起來:“爹啊,一聰他這會兒要考試,怕是不能給您老送終了,您一定要原諒他呀!”

河南南陽這一帶的喪葬事的風俗是,出殯那天,由家裏的長子扛著“引魂幡”,帶領著送殯隊伍,給長輩下葬。沒有兒子的,就由大女婿扛。沒有兒子,女兒的,就由本家最親近的晚輩來扛。薑一聰沒回來,薑一獻又是個傻子,想找個本家的男丁來代替吧,血緣上也遠,人家也都忌諱這事兒,所以,沒有人願意扛。最後還是香芸,身披孝衣,肩扛“引魂幡”,領著送葬隊伍上路了。一路上,看出葬的人很多,大多都是來看熱鬧的,因為都聽說,這家子,是個女的在扛“引魂幡”。當時還真有點天下奇聞的意思。大家都在議論紛紛,指指點點。不知道內情的人,都說這家人一點都不知道尊重長輩。知道的人都說,可憐這閨女了,真是給他們家做牛做馬了。薑一獻穿著孝衣,走在送殯隊裏,看著其他的親人都在哭,他邊看,邊走,邊傻乎乎的笑著。路邊有幾個不懂事的年輕人,就用石頭子打他,邊打,邊喊道:“二傻子,二傻子,你爹死了,你還不哭,你爹死了,你還不哭。”這一打,薑一獻倒是放聲大哭起來了。他哭著跑到香芸跟前,拉著香芸的胳膊說:“嫂子,嫂子,他們打我,他們打我,嗚……”他這一哭,哭得,本來就很悲慟的香芸,更加傷心了。她傷心的是在這個時候,一聰沒能陪在自己身邊,自己感覺到好無助;她悲痛的是自己咋想都想不明白,為什麼有錢有勢的人家,家裏的狗都沒人敢打,這窮人孩子,都傻成這樣子,卻總是受人欺淩。

寒假,薑一聰回來了。手裏提著大包小包的,都是用自己平時省下來的錢,給家裏人買的禮物。走在村子裏的小路上,熟人看了半天都沒認出來,後來有個鄰居大叔說:“這不是聰兒嗎,現在這軍裝一穿,真像個軍官啊!”這一說,站在路邊的人都趕忙跑過來,挨個兒給一聰握手。一聰把手提袋裏裝的糖果分發給旁邊玩耍的小孩子們。這鄉裏的小孩子還都沒吃過大城市的糖果呢,一個個興奮得像撿了寶貝似的,拿在手裏玩來玩去的,就是舍不得吃。鄰居們都用無比羨慕的眼神看著薑一聰,有的人說:“這娃兒真是有出息了。”還有的鄰居說:“這娃兒從小就看著跟別人不一樣。”不管這奉承是真是假,這都讓薑一聰深深的感覺到:這人啊,要想贏著別人的尊重,吸引眾人的目光,就必須得努力的出人頭地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