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之後,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二十二日,皇太後烏雅氏病了。雍正帝親到永和宮為母親皇太後侍奉湯藥。第二天,清朝官書記載:“辛醜(二十三日),醜(1—3時)刻,仁壽皇太後崩於永和宮。”(《清世宗實錄》卷七)年六十四。此前,雍正帝奏請皇太後移居寧壽宮,但皇太後堅辭不允。皇太後崩後,二十六日,大行皇太後梓宮移到景山壽皇殿。梓宮由東華門出,進景山東門;雍正帝由神武門出,跪迎於壽皇殿大門外。之後,雍正帝在順貞門設倚廬居住守孝,二十七天。六月十九日釋服,始回養心殿居住。(《清世宗實錄》卷八)
雍正帝生身母親之死,有多種說法。一種說法是,雍正帝逼死生母烏雅氏。《大義覺迷錄》說:“逆書加朕以逼母之名。”看來當時雍正帝“逼母”說流傳很廣。傳說流布的根由是胤禎(禵)。雍正帝皇十四弟胤禎(禵),雖與雍正帝一母同胞,但因胤禎(禵)同異母八阿哥胤禩同黨,又傳聞康熙臨終前遺命傳位“胤禎”,而雍正黨篡改為“胤禛”,所以同胞兄弟二人,成了不共戴天的冤家兄弟。雍正帝即位,先是不許撫遠大將軍胤禎(禵)進城吊喪,又命胤禎(禵)在遵化看守皇父的景陵,再將胤禎(禵)父子禁錮於景山壽皇殿左右。雍正帝生母見親生兒子胤禎(禵)調回北京被關押起來,想一見胤禎(禵),雍正帝不準。烏雅氏眼看親生兒子被囚禁,作為皇太後能不生氣嗎?太後一氣之下,撞死在柱子上。時人將雍正帝母親的死同他囚禁胞弟胤禎(禵)兩件事相聯係,是很自然的事情。乾隆帝繼位後,將皇十四叔允禵(胤禎)開釋。因此,雍正帝生母烏雅氏的死——是患病死還是氣死,是正常死還是撞死,這是發生在永和宮的一樁曆史懸案。
話題還是說永和宮。最後一位住在永和宮的是光緒帝的瑾妃,她從嫁給光緒皇帝進皇宮,就住在永和宮,一直到病逝。瑾妃和翠玉白菜的史事,人們很有興趣。
三、翠玉白菜
永和宮在曆史上留下了“一人一物”的特殊記憶:“人”是光緒帝的瑾妃,“物”是與瑾妃有關,為天下所知的“翠玉白菜”。
先說光緒的瑾妃。《清史稿·後妃傳》記載:端康皇貴妃,他他拉氏,光緒十四年(1888年),選為瑾嬪。二十年(1894年),進瑾妃。以女弟珍妃忤太後,同降為貴人。二十一年(1895年),仍封瑾妃。宣統初,尊為兼祧皇考瑾貴妃,宣統退位後尊為端康皇貴妃。
瑾妃住在哪座後宮呢?清宮檔案記載:光緒十五年(1889年)正月初七日,由內交出黃單,載述瑾嬪住永和宮。(《光緒大婚典禮紅檔》)瑾妃也曾光鮮過。在光緒帝大婚禮前,正月十六日,按嬪位等級妝奩,由總管內務府大臣備齊,送交瑾嬪娘家。嬪位用的杏黃藍圍轎,也由工部製備。瑾嬪進宮前一日,由內務府派總管太監等,持鈿釵、衣服送往嬪位家裏。大婚前三天,瑾嬪的妝奩,由內務府大臣等,前往照料,進神武門,經順貞門,安設在永和宮,由永和宮首領太監接收。瑾嬪進宮時,派乾清宮總管一名,敬事房首領太監二名,及本宮首領太監,到嬪位家迎接進宮,采仗前引,樂器吹奏,隆重盛大,氣派非凡。(《光緒大婚典禮紅檔》)
光緒帝大婚禮,瑾嬪在永和宮的鋪墊,檔案記載:東次間前床,大紅氈繡花卉金喜炕毯一,坐褥三,靠背一。東進間前床,大紅氈繡百子炕毯一,大紅緞繡花卉金雙喜坐褥三,靠背一。羅漢床,大紅繡花卉金雙喜大褥一,帳子一。西次間前床,大紅氈繡花卉金雙喜炕毯一,大紅緞繡花卉金雙喜坐褥三,靠背一。西進間,大紅緞繡百子簾子一。前床,大紅氈繡龍鳳雙喜炕毯一,大紅緞繡花卉金雙喜坐褥三,靠背一。寢宮床,大紅氈繡龍鳳雙喜炕毯一,大紅串綢繡龍鳳雙喜玻璃擋八。
光緒帝大婚時,永和宮前後殿及殿外抱廈下,鋪紅地氈,懸掛燈彩。嬪的鋪宮(器用),所用盤、碗、盅、碟,用藍地黃龍、五彩龍鳳兩種。瑾嬪進宮後,要到皇太後、皇上、皇後前,行六肅三跪三拜禮。
瑾嬪與妹珍嬪,同晉為妃,以珍妃忤慈禧,降為貴人。這件事我在講珍妃時介紹過了。後來慈禧太後六十大壽,瑾嬪和珍嬪又同升為瑾妃和珍妃。宣統退位後,尊封為端康皇貴妃。瑾妃在永和宮二十餘年,講求飲食,以書法自娛,揮毫丹青,觀賞盆景。瑾妃五十壽辰,特邀梅蘭芳等著名京劇演員入宮演戲。瑾妃在民國十三年(1924年)病死於永和宮,享年51歲。瑾妃死後不久,馮玉祥兵變,溥儀出宮,她沒有受到驚嚇,也沒有顛簸之苦,平和地結束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