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葉問》
葉問是誰?在美國,恐怕沒幾個人知道。
李小龍是誰?王東是誰?在美國,恐怕沒多少人不知道。
葉問是李小龍的師父,是王東的師公,人們第一個反應就是:“哦,原來是李小龍的師父,王東的師公啊,那一定很厲害吧?”
不過相比而言,媒體更關心的是另一個問題:一部影片還沒上映,王東就又拍新片了,他是相信《史密斯夫婦》一定能夠盈利,還是錢多了不怕賠?
錢多了,不是用來燒的,但如果為了理想,為了和紀敏的約定,那花再多錢都值得。
消息已經發布出去,很多媒體已經要求采訪王東,不過王東並沒有急著召開新聞發布會,而是對劇本進行最後一輪的審查,確定沒有問題之後,就要開始挑選演員了。
在王東的劇本裏,對原著進行了很多修改,最重要修改的地方還是最後的應戰。
在原來的影片中,兩度應戰,第一次是因為武癡林死了,趙師傅被人被槍擊,葉問一怒之下,挑戰十個人。第二次,是因為棉花廠所有人受到日軍的威脅,葉問才被迫站出來應戰。
這樣的理論是沒錯,但在人物的一係列設計中,葉問謙虛,不好鬥,有正氣,講義氣……人性中所有的優點都被冠到他頭上了,是太過典型的‘高大全’。但事實證明,人是沒有高大全的,哪怕是孔子這樣的聖人也有人性上的缺點。
在這方麵,同類型影片《霍元甲》處理得更為到位,他的名氣遠比葉問大,對國家的貢獻也遠超過葉問,但在影片中,霍元甲有各種缺點,所以能引起人性的共鳴。而這樣的影片,在美國也更加有市場,《霍元甲》在美國的票房是1800萬美元,《葉問》隻有二十幾萬美元。
當然,票房上的差距也不能說影片上有差距,宣傳、上映規模也有關係,但數據上也足以說明,《霍元甲》這種模式的影片更適合在美國觀眾的胃口。
所以,對於葉問的形象,王東進行了很大的修改。
他有武人身上的特性,好鬥。這也是一個必然的因素,練武的人,那個不好鬥?不好鬥的,根本就練不出好把式,頂多練練花架子。
其次,秉承了影片中原來的形象,會功夫的宅男。
好鬥,又是宅男,兩個形象不就相互衝突?其實不然,男人,在家一個樣,外出一個樣,能否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點,那才是一個真正有本事的男人。
他好鬥,所以有很多好友。他宅,是因為在家裏宅,尊重老婆,正如原影片中說的一樣:這世上沒有怕老婆的男人,隻有尊重老婆的男人。
通過這樣的修改,葉問這一人物形象就更加鮮活,才是現實生活中的人。
王東做的第二處修改是影片剛開始得表演,即葉問的家庭。對於這段戲,王東一直比較方案,不管是甄子丹,還是熊黛林,表演都非常拘謹,一點都沒有家的味道,更像是老財主家,這樣的環境,怎麼可能表現出夫妻間不離不棄的愛情?
王東的劇本中則更多地融入家的因素,致力打造出一個溫馨的家庭,更加的人性化。而經過這樣的修改,不管是葉問這一角色,還是葉夫人這一角色的表演方式都將違背原來的影片。
所以,拍攝這部影片,王東將沒有參考的空間,一切表演,都隻能自己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