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七章 30歲前改變自己,30歲後改變世界(1)(1 / 3)

從樹立自己的夢想到聚集正能量,從對工作學習的規劃到理財投資的學習,我們談的更多的是如何改變自己,讓自己變成更好、更強、更快樂。

這些事情是應該在年輕的時候達成的。

但是在改變自己的同時,也可以通過幫助他人來改變這個世界。

我又想起那個小男孩的故事。

暴風雨後的一個早晨,很多小魚被留在了岸上,雖然近在咫尺,卻回不了大海。

一個小孩踩著軟軟的沙灘,不厭其煩地將小魚扔回大海。

有人問他,這兒有成千上萬條小魚,你怎麼可能把它們全部都扔回去,有誰會在乎呢?

小男孩並沒有停止手中的工作,他一邊往海裏扔小魚,一邊說:“你說的道理我都知道。

可是我手裏的這條魚在乎,那條魚在乎,這條魚也在乎。”我們都同那位小男孩一樣,可能無法徹底改變世界,但是如果能用我們的雙手,改變一條小魚的命運,那就是我們改變世界的方式。

當30歲之前,你變成更好的自己時,不妨留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改變世界。

參與NGO的工作,就是這樣一種方法。

因為個人興趣的原因,我一直非常關注NGO組織,以前工作的時候,也參與了一些項目。

後來,更是辭去谘詢顧問的工作,全職來到一個非營利性的組織工作。

這個部分,就是我從我的視角來談談我眼中的NGO,可能並不專業,隻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對這個話題產生興趣,從而真正參與到改變世界的行動中來。

怎樣做好一個NGO組織

還是從一封郵件說起:水湄姐姐您好,我是最近幾天才開始關注您,但是卻借由您經驗的分享吸收了大量的信息,十分感謝。

因為你寫了很多關於NGO的文章,淺薄的我在昨天才知道自己的爸爸原來在做的協會就屬於草根NGO組織。

我爸爸曾經是一個癌症患者,靠自己的意誌力兩次與病魔搏鬥,在他基本康複後開始組織有關“抗癌”的公益組織,但是事情總是進展得不順利。

我很心疼,媽媽也不希望他日夜操勞。

我列出3點我想要幫助爸爸改進的地方:1.工作人員工作屬於無償性質,缺乏行動力;2.資金來源單一(一個製藥品牌和一家醫院),缺乏資金無法進行活動,擴大知名度;3.我爸爸沒有意識到NGO可以企業化,他目前想聯係藥商在協會經銷一些藥品達到創收。

我想尋求姐姐的幫助,請您推薦給我一些相關的書籍學習,讓我知道一個NGO的發展方向是什麼,好分擔爸爸的責任,不勝感謝。

Ann這個MM列的幾條都很清晰,應該是大部分草根NGO組織所麵臨的共同問題,這就涉及一個特別有趣的話題:NGO的模式。

香港賽馬會是一種模式,阿拉善是另一種模式,壹基金提出“一人一塊錢”的時候,大家眼睛一亮,說原來還有這種模式啊。

我推崇的還有另一個組織,“多背一公斤”。

這些優秀NGO組織的模式有一個共性,那就是“簡單容易,方便傳播”。

我經常說,企業要的是“利”,而NGO組織要的是“名”。

這個“名”,比較通俗的說法叫“社會影響力最大化”,因為一個NGO組織,或者倡導環保觀念,或者關注特殊人群的需求,它總是希望能夠影響更多的人,幫助更多的人,在影響力提升的同時,也得到更多關注,以及更多的資金來源。

所以NGO組織要出名,在組織和宣傳的模式上一定要牢記8個字,就是“簡單方便,易於傳播”。

先看“簡單方便”,這是指要讓人做得輕鬆愉快,不增加太多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