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聚集正能量的人生(2)(1 / 3)

每個人都有在各種時段的痛苦和掙紮。

有的人是高考失利,看到往日的同學開開心心地去學校報到,而自己要在複讀班裏繼續過一年高三的生活;有些人是失戀,為什麼別人的愛情幸福甜蜜,即將走入婚姻,而我的愛情卻苦 澀糾結;有些人是工作,辛苦奮鬥了五年,同伴同學混得都比我好。

我想說的是,人生是一次長跑,暫時的落後和領先都不算什麼。

我小時候有一個青梅竹馬的男同學,非常青梅竹馬,我爹媽一直打算拿我換他回家。

他小時候長得非常英俊,成績不是一般好,總之,當時是所有家長期待的那種完美小孩。

我小時候對他又嫉又恨又羨慕,感情很複雜。

小學三年級的時候,他轉學離開我們那個工廠子弟學校,去了當時市裏最好的學校。

然後不斷聽聞他這個考試第一,那個比賽第一的。

後來就失去聯絡,我也回上海讀書了。

不過高考的時候,他是以全省第五名的成績進入醫學院就讀的。

我在大二暑假的時候回去過一次,我們在一起玩,聽他說種種做醫生的夢想,非常向往。

那時候,他還是很帥,有一個漂亮的音樂學院的拉小提琴的女朋友。

他非常刻苦,我記得當年他在學校的作息是每天5點起床,跑步1萬米,然後去圖書館看書,晚上12點前睡覺。

他曾經跟我說過,醫生是他終身的夢想,他要以百般的努力來保護這個夢想。

然後就是我們的熟人圈子裏傳言他瘋了,不知道是神經病或者精神病,總之退學養病去了。

聽說的時候我大哭一場,當時寫了一篇日記說,完蛋了,這麼天才優秀的人毀了,他一生都不可能再實現他當醫生的夢想了。

剛工作的時候又見過他一次,那時候他又黑又胖,完全失去了以前的輪廓,據說是藥物激素的結果。

他已經不能做醫生,但憑著以前學醫的底子,在做醫藥銷售,他來問我看看有什麼路子。

當年讓我最傷心的,還不是他外形的改變,而是他的那種市儈氣。

我又寫了一篇日記,大意是造化弄人,一個天才的醫生變成了一個庸俗的推銷員。

再後來,聽說他藥賣得不錯,攢了一些錢,結婚生子過得很幸福。

然後又聽說他創業做了一個跟糖尿病有關的網站,他見到我的時候說起各種病人的症狀和不同藥品的療效,眼中有著當年他跟我說要當醫生時的光彩。

那時候我才真正欣慰起來,我知道,他以另一種方式,實現了他當年的夢想。

他的故事,讓我明白,人生真的是一次長跑,起起伏伏在所難免。

時間是一把利器,如果你不是一直努力的話,它就會把你曾經的優勢消磨,讓你再一次跟眾人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但是,時間也會讓你曾經的劣勢消失,如果你肯用時間來累積所有對夢想有益的因素。

人生是一條長路,在半路的時候,你會看見你前麵有人,或者後麵有人。

如果你休息的時間太長,後麵的人就會追趕上來。

但是如果你加倍努力,前麵的人也會被你超越。

人生是一次長跑,暫時的落後和領先都不算什麼。

年輕人夢想實現指南

有一部日劇叫《打工仔買房記》,看完第一第二集,我就明白這部劇為什麼會紅火了。

經濟衰退的日本大環境,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無法找到工作。

即便找到一份工作,也往往覺得無法跟自己的才華和興趣相匹配,好一點,在公司裏混著過日子;差一點的,一氣之下辭職,然後再找工作,再辭職,惡性循環。

這是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並不僅僅在日本社會裏普遍,在中國也是非常普遍的。

雖然國內現在經濟大環境還不錯,但是當年輕人麵臨自己的第一份工作,麵臨社會很多的深淺不一的灰色地帶,難以適應是大多數人所共同麵對的。

男主角在第一家公司工作三個月就辭職了,原因很簡單,他不適應跟上司的應酬和虛偽的人際關係。

接著他開始打零工,典型的思維是這樣的:“你這破單位/你這破工作/你這破薪水/你這破領導,還指望我努力?”我不想做劇透專家,總之最後,男主角徹底轉變了,找到了正式工作,找到了漂亮的女朋友。

在我看來,最大的收獲是他轉變了這種心態。

我跟暖手都經曆過這種階段,我們都曾經抱怨過我們所在的公司無法讓我們施展自己的才華、領導不能挖掘我們的能力、中國的就業環境有多麼多麼惡劣之類的。

而我們現在都開始慢慢懂得,所有的收獲,都需要自己的付出。

說別人都是“富二代”、“官二代”、“爹爹是李剛”之類的,那些都是借口。

對了,我說到了“借口”這個詞。

一切都可以有借口。

學習不好是因為我根本不花時間,工作找不到是因為別人爸爸姓李,薪水不高是因為領導喜歡馬屁精,女朋友跟我分手是因為女人都是禍水。

千錯萬錯,我們自己並沒有做錯,都是爹媽的錯、社會的錯、國家的錯、環境的錯。

曾經有兩位年輕人在我手下工作。

有一位被要求收集大型活動當天的所有媒體報道,他第二天來告訴我,說地鐵旁的那個報亭,已經賣完了當天所有的報紙,然後他雙手一攤,說:“沒辦法了呀。”另一位,也是在一個大型活動的前夕,要發送通知短信,但那一天,我們公司的服務器壞了,無法群發短信,於是她就用自己的手機發完了那100多條短信。

前一位是名牌大學的研究生,後一位是普通學校大專生。

後一位在工作上一帆風順,一路被提拔;前一位,不久之後就離開了我所在的公司。

我聽說,前一位年輕人在離職的時候,曾經向同事抱怨,說他的工作過於單調,不符合他的興趣,領導也沒有給予他足夠的空間。

但我想,他如果不改變這種心態和工作習慣,下一份工作他照樣會覺得不受重視的。

《打工仔買房記》的男主角從第一家公司離職之後,因為經濟的壓力,在工地上找了一份臨時工,幹體力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