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兵鋒 第二百六十五章 天竺人伏擊我使團(2 / 2)

四月,嶲州都督梁建方上奏:鬆外諸蠻時降時附,如今又叛亂,請求出兵討伐,以打通朝廷通往西洱、竺的道路。

鬆外諸蠻即鬆州以遠,嶲州南、姚州一帶以滇池地為中心的諸蠻部落,有烏蠻、白蠻、河蠻之分,這些部落聚集成“六詔”:蒙嶲詔、越析詔、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蒙舍詔,六詔勢力大致相等,互不臣服,這些年一直聽令於大唐,但大唐隻對其羈縻治之。

六詔中蒙舍詔居於最南,又稱南詔,南詔好戰,常侵襲其他各詔,造成不寧,這也是大唐所樂意看到的。隻不過這次諸詔卻聯合起來,一道叛亂,據梁建方奏折中所提的,可能這幾年我大唐在北麵與東麵用兵,南麵並沒有駐以重兵,使得諸詔以為有機可趁,趁機叛亂。

奏報送到長安,正在養病的李世民也馬上召集諸臣商議情況時,大半的朝臣們都是反對對諸詔用兵,理由是諸詔所在地都是蠻夷之地,氣候過於溫熱,多漳氣,取之無用,連一些軍方將領也認為,我軍將士不熟悉那些地方的地勢,匆忙間進剿,恐怕沒開戰,自身損失就很大,。

主戰的隻有李世績、李道宗、還有剛剛從安東歸來的蘇定芳,歸降的胡將契苾何力、執失思力、阿史那社爾等也是以前聽聞過那時環境的惡劣,也建議等有熟悉環境的大軍組建後,再大舉進剿。

麵對諸臣這樣的意見李世民有些舉棋不定,李業詡還是因病休養,朝中反對的大臣數量更多,再加上諸詔叛亂對我邊州的威脅並不大,南方也沒有太多建製成的衛軍駐防,一下子也下不了決心派大軍進剿。

但在李世民舉棋不定的時候,又有一件非常震撼人心的事發生了:西寧大都護韓威傳來奏報,我大唐出使竺的使團,在中竺遭到由其國王阿羅那順所率的胡兵伏擊,包括正使、右衛率長史王玄策及副使蔣師仁在內的三十餘名使團成員俱為阿羅那順俘虜,所帶的財物全部被搶,最後王玄策單身逃脫,跑回西寧州,向韓威求救。

韓威火速上表朝廷,要求派兵攻擊中竺,解救被俘的我使團成員。

收到此奏報的李世民大怒,再次召集群臣商議,連在“養病”的李業詡也被喚進宮。

李世民怒不可遏地向著朝堂上站立的諸臣們咆哮,厲斥中竺王阿羅那順是膽大包,竟然敢伏擊我大唐派出使團的事。

要知道如今大唐東、西、北三麵諸夷已經臣服,原來那些敢對大唐權威挑戰的部落都已經被消滅,其地被並入大唐疆域,現在南麵這樣一個的竺國,竟然敢伏擊我大唐派出的使團,這就像伸手在得意洋洋的李世民臉上打了個耳光,讓他充滿了怒火。

在李世民講述完事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一直在養病的李業詡第一個站了出來,“陛下,我大唐派出的使團從來沒有遭到過這樣的遭遇,中竺王竟然敢如此膽大妄為,伏擊我大唐使團,搶我財物,臣以為,一定要發兵討之,不然我大唐的顏麵何存?我大唐數十萬百戰將士臉麵何在?臣願領兵,將中竺滅了…”

曆史還終於給自己機會,李業詡此時沒來由的興奮,那個讓自己前世血染沙場的地方,如今我大唐終於有機會兵揮兵征伐了,無論如何,李業詡都要促成此次的出兵行動,將那些阿三的前輩們,好好教訓一下,讓他們知道中國是不可侵犯的。

而且他還想親自去教訓!

不過一直在“養病”的李業詡這樣豪氣的言論還是讓眾臣們有些吃驚,一年多了,李業詡都未來上過朝,過問過朝事,如今聽到南方發生了這樣的事,竟然一下子表現的生龍活虎起來。

不成武將都是如此,出征是對他們傷病最好的治療方式?

“陛下,臣附議!”尚書右仆射李世績馬上站了出來,對李業詡的提議表示了支持,“南方諸詔叛亂,我大唐未能及時進剿,使得諸蠻看輕於我,如今一個的中竺,竟然敢伏擊陛下派出的使團,俘我使團成員,搶我財物,若我大唐不派兵出征,那以後任何蕃蠻國都敢如此對待我大唐的使團,我大唐的顏麵與威信何存?”

李世績完後,李道宗、執失思力、契苾何力、張士貴、程知節、蘇定芳也都站出來,表示一定要派兵征服中竺,以泄此恨,程知節還大聲地嚷嚷皇帝為何要召他回京,不然他定舉西寧州兵馬,將中竺滅了,這廝也在朝堂上大罵留任的韓威膽如鼠,不敢率兵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