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兵鋒 第二百五十五章 長安風雲四起(下)(1 / 2)

第二百五十五章長安風雲四起

李靖所的,著實讓李業詡嚇了一跳,雖然張亮時任的刑部尚書及平壤道大總管職在遼東時候就已經暫被除去,但這是其不遵從李世民戰前布置署而受到的懲罰,若以這事他謀反,就有些牽強了,張亮在率平壤道數萬大軍作戰時候沒有什麼異常的舉動,反而在他被除了職後,在並州被冠上這樣的罪名,原因肯定是不簡單。

張亮是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多年來跟隨李世民打下的,在為李唐王朝的建立過程中也立下了不少的功勞,如今被冠上謀反的罪名,春就要問斬了,李業詡心中吃驚程度自是不。

“唉,此事來話長,”李靖微微地歎了口氣道,似有兔死狐悲的味道,“張亮出征時未按照皇上的布署行事,沒有率軍直擊平壤,差點讓皇上親領的遼東道大軍蒙難,這定是讓皇上惱恨,但高延壽軍團被殲,出征大軍並沒受到什麼損失,張亮也在後來作戰中表現的不錯,在消滅高延壽部時立下大功,雖然不能抵過,但也罪不至死…”

“依老夫看,此次皇上殺張亮,固有差點讓皇上在遼東蒙難的原因,但更重要的還有其他,甚至有可能與太子之事有關!”李靖看著滿臉驚愕,想插嘴問話的李業詡不要打斷他,繼續道,“據老夫所觀察與猜測,這幾年來,長孫無忌與太子有隙,太子對這位多年來常居高位的舅舅頗有微詞,不滿於他對自己的指手畫腳,也想籠絡自己的力量…”

李靖著,很有深意地看了看李業詡。

聽李靖如此一,李業詡似有些恍然,怪不得李承乾一再對自己示好,很有可能是李承乾擔心自己這位舅舅在朝中權勢與影響過大,在繼位後受肘,就想自己聚集一些勢力;而李世民也可能有相似的擔心,也默認李承乾所做的事,所以一再對長孫無忌進行打擊,再拉攏,讓其不至於勢力過大;也有可能這一切都是李世民的主意。

李業詡想著對自己這位李承乾能駕馭的後起之秀,李世民甚是恩寵,不惜多次讓太子在一些事上相幫自己,以使自己對李承乾有感激之情;而張亮跟長孫無忌關係密切,此次又是長孫無忌推薦其任行軍大總管職的…想到這,李業詡稍稍的有些明白了,隻是不知道李靖是從何處得到這樣的情況的。

還有,李業詡對李世民以謀反罪將張亮處死還是不解,按李世民的性格,這樣的一位對朝廷有功的將領,是不會將其趕盡殺絕的,至多像侯君集一般,把他掠在一邊,不重用就是!

李靖看李業詡臉上的神態,知道李業詡有所悟,也露出滿意的笑,繼續道:“張亮在府中養假子五百人,其府中還召有術士公孫常、程公穎、常德玄等人,張亮夫人李氏甚惡,與家仆有奸情,被常德玄看到,卻遷怒於常德玄,將其趕出府,而張亮也任李氏所為,對常德玄沒有慰勉。常玄德惱恨,因此向大理寺告密,張亮曾對其言:‘吾臂有龍鱗起,欲舉大事,可乎?’皇上命馬周等查其事,確實不假,因此數罪並罰,欲對其治重罪,治罪前皇上命百官議其獄,眾臣皆言張亮要反,應當誅殺,隻有將作少匠李道裕言:‘張亮反形未具,罪不當死,’隻是其人微言輕,不被皇上采納,皇上遂決定殺之…”

聽李靖如此,李業詡大概地知道了怎麼一回事,也明白李世民並不是相信張亮真的要謀反,隻是如今這樣的情況下,李世民需要有這麼一回事,對朝堂上的勢力進行一番洗牌。

想到這,李業詡豁然明白,“祖父,孫兒明白您今日叫我來的意思了…”

“不!你還先聽老夫,一會再你的意思,”李靖示意李業詡還是先聽。

“是,祖父!”

“除了張亮的事,朝中還有另一件大事發生!”李靖神色很是凝重,直直地盯著李業詡看了一會,這才道,“皇上親征遼東時,留侍中劉洎與房玄齡、高士廉等一道輔佐太子,兼左庶子、檢校民部尚書,總吏、禮、戶部三尚書事。皇上將行時,對劉洎:‘朕今將遠征,留爾等輔太子,安危所寄,爾等需識朕之意,’你可知劉洎如何對言?”

“孫兒不曾聞!”李業詡老老實實地答道,出征那段時間,他忙於軍務,有些昏地暗的感覺,朝中的事基本都忽略了,這些事也沒有人傳於他耳中來。

“劉洎:‘陛下不要擔憂,朝中大臣有罪者,臣即將其誅殺!’”李靖這話時,眉頭跳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