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二,正是費曜口中的後日,從昨夜起始,費曜一人聳立在大帳之前,扶著長劍,渾身的甲胄在其行進間滋滋作響,費曜巡視完了整個大寨,又吩咐呂文再度清點了一下明日出征所要用到的軍械和兵器。
一切落定之後,到了後半夜,此時按照曆法自然是到了初二了,這一天的夜晚,漫天黑幕,尚無繁星,也無皓月,看樣子還是一副陰沉的樣子,可喜的是,暫未下雨。
“陰也無妨,但凡雨勢不大,我就有信心拿下略陽。”費曜摩拳擦掌地對呂文如此說。
呂文應道:“上將軍,明日還讓末將做先鋒,末將定要一雪前恥。”
費曜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仿佛根本就沒有聽到呂文的話,微微頷首,遲遲都沒有停下過,緩了好一會,方才說道:“不不,明天尚無什麼先鋒一說,我已經吩咐下去了,明日由向冀率軍向貼著左側林間南向,戴陵率軍右行,你領前軍居中前進,而我會親自提領中軍,向南急進。
“將軍這是....是不是有些冒險?”呂文遲疑了一下,“要是再起暴雨,我三軍冗雜一團,實在是難以再撤出了。”
“雨?此時雨勢已停,我相信明日也會相差無幾,若隻是滴水小雨,則計劃不改,若是再如往日那般急驟,那也隻能是我軍認命了,方今之計,那便是要是彙聚優勢軍力,一舉拿下略陽!尚無任何輾轉的機會。”
一番話說的呂文連連點頭,不住叫好。
盡管費曜心中早就生了煩意了,要知道這番話他已經同好多人說過了,就差他頭上掛一個牌子,沿路去宣傳自己的兵略和思想了。
不盡然的是,這也是費曜所需要客觀麵對的,一番大雨之後,進攻受挫,魏軍陣中也是人心惶惶,還有許多軍士還未能從那場大雨的陰影中走出來。
拂曉之際,天色微亮,但亮的實屬輕微,如同蒙著一層薄紗,透著淡然的曦光,輕輕地點在這雨後之地上。
沒有下雨!
費曜在陳倉口大寨不禁大喜地怒喝一聲,徹夜下來,他一直提心吊膽,時刻都在擔心著今日的客觀因素,而天公在這一時刻竟然還真就如他所願,暫且收起了那寶貴的淚光,給了他一個半灰不灰的“晴空”。
神氣的費曜一掃徹夜未眠的頹疲無力,瞬間變得那是一個滿麵紅光,整個人炯炯有神的在三軍麵前發號施令,祁山道窄,故而此番魏軍再也不拘泥於於主幹道上的垂直進軍,反而是散裝式的四麵前進,一方麵也是為了避開水窪之地。
就這樣,魏軍在費曜的率領下於拂曉出發,一路途徑攻城戰車,費曜都會親自下泥一道挖掘,然後借助眾人的力量將其推出,再度回到正規。
這裏的魏軍已經是榮獲當初曹操追擊劉備的“鋪路高手”之稱號了,費曜將這一場景在此刻複原了出來。
略陽城中,王平正忙著四處泄水,兩日的小雨,總算是給王平帶來了點希望,從昨日下午至今日晨,整個天際一片祥和,沒有大雨,沒有大風,王平本還是萬分高興的,正準備著手準備城中的各處修補情況,卻不知道危機的逐步逼近。
當下的情況是,由於道路泥濘,王平甚至得知秦嶺多處發生了坍塌,那麼魏軍就沒道理再冒險進軍了,但費曜沒按常理出牌....以至於漢軍的哨騎並沒有伸入到祁山道中,還僅僅隻是徘徊在山口一帶地區。
在此氣候下行軍,一來是行軍起來步伐聲十分輕微,二是在行軍途中並不會製造起大量塵霧,這的確是給費曜創造了天然的隱蔽之狀。
真正發現魏軍前進的,是武涵。
武涵並不是以哨騎的身份前去祁山道的,可以算是一個機緣巧合,事情需要追溯到前兩日薑維的一道命令,那就是需要武涵前去箕穀查探一下王驥的情況,薑維擔心的隻是王驥這個愣頭青在大雨之下仍惦記那個棧道。
武涵所做的事情也很簡單,那就是告訴王驥,下雨的話工期是可以後延的,不要埋著頭就一路幹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