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一日(2 / 3)

午後,王平向定軍山接納了最後半月的軍糧,據山上的蔣琬所說,此軍糧乃是略陽最後所能維持的軍糧了,再多的軍糧還需要從川蜀運來,目前李豐等人正在緊急籌劃。

另一方麵,魏軍也在緊急調遣,費曜攜著麾下兩員大將,於今日午時進駐了陳倉口,與郭淮合兵一處,按照費曜的意思,是要率領兩萬人一舉拿下略陽,但郭淮略顯擔憂,認為還是需要增加兵力,於是便將麾下戴陵,席當,韓盾調給費曜使用,費曜倒也是不拒絕,於此,魏軍總攻略陽兵力達到了四萬一千人。

兩軍戰前大抵如此,但略陽的防禦並非隻是略陽的防禦,或許在此時的費曜眼中,早已經沒有將所謂的朝廷軍隊,亦或是兩翼之軍放在眼裏。

兩軍大抵如此,王平屹立在城頭,向北眺望,費曜停在陳倉大寨,向南凝視......

不久,暮色已至,今夜無月,尚無鬥粒之星,昏黑靜謐,暗淡無聲。

而這個夜晚,無論是對王平還是費曜,注定是一個不眠之夜。

第一日,天色如故。

魏軍自拂曉啟程,沿祁山道南下,費曜自然是知道郭淮在此路段上吃過的虧,雖然此行衝動至極,費曜也是個能征善戰之人,最基本的經驗告示他需要在哪裏提防漢軍的偷襲,大大方方的進軍轉變為沿兩岸搜索前進。

費曜提領中軍,後發啟程,此戰魏軍先鋒大將乃是呂文,提領五千前軍,先發出擊,他接到的命令乃是掃清略陽以北外沿防線,肅清漢軍能夠設伏之地點。

然而,今日的祁山道上除了魏軍搜索前進的步伐之聲顫顫而動,外加搜林之間振翅而發的瓊羽,再無其他活物,濕潤的空氣下,穿梭在密林之間,一出一進後便渾身附著水珠。

在王平看來,這架勢不像是來強攻略陽,倒像是來接管略陽防務的。

自拂曉起,王平的大營內須臾之間便有一哨騎來報,來彙報魏軍前行之距離,若是按此速度,到了正午魏軍自然就兵臨城下了。

昨夜的漢軍大寨內實際上開了個短會,是需不需要在延伸外線的商討。

固守孤城,看上去並不是一個保險的決斷,據城而守,係危亡於一池之上,即便是在薑維看來,這也是極為冒險的,無他,魏軍在建威是打造有大型雲梯和各類攻城器械的,借助地勢優勢,很難保證這個不太高聳的城牆能承擔起拱衛後方的作用。

真正建議固守城郭是上將王平,理由也很簡單,那就是減少傷亡,而且也挑明了他願意冒這個風險,這話倒是沒什麼可挑剔的,在城外設伏固然容易,但多是一去不還,若是固守城郭,是最能減小傷亡的辦法。

諸將也沒有異議。

滑稽的是,呂文在前麵搜了半天,發現空無一人,這才意識到漢軍壓根沒有設伏。

行至半道的費曜勒於黑騎之上,整和一旁的向冀談笑風生,忽聞哨騎火速歸來,言語道:“稟上將軍,前方來報,未見蜀軍設防。”

“沒有設防?”費曜一怔,側首看了看向冀,向冀的眼神也頗為不解,“難道說知道我大軍來襲,蜀軍不戰自退了?”

“末將倒是覺得,蜀軍或許是因為兵力不足,不打算堅守外線,希望借助城郭來阻擋我軍。”向冀道。

從此便可知,費曜手下的呂文和向冀並不是草芥之輩,其兵略和膽識都是過人的。費曜聽罷,點點頭,順嘴說道:“蜀軍幾戰下來,想必也是元氣大傷了,隻是,王平何其聰明,絕不會僅靠城牆來抵禦我軍的。”

“若是他敢固守城牆,僅憑殘兵敗將,薜荔牆傾,何以阻隔我大軍?要末將說,不出三日,略陽必下。”向冀笑笑。

行駛在費曜身後的,是接連著的八架雲梯,被四方木板裹挾著,朝著天際高高聳起,最低端設有輪,一一相繼地向南前進,非但如此,攻城戰車也緊隨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