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周白的發揮(1 / 2)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

……

《雨巷》這首詩歌,距離創作的時間已經過去差不多七十年,這麼多年中雨巷一直在朗誦選擇名單之上,但這首作品及格可能容易,出彩卻很難,因為在沒有太大的語調變化中,要把作品的層次感跟意境表現出來是很難的事情。

當舞台上的周白用低沉又傷感的語調朗誦出來時,在場的人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那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清晰的讓他們感受到。

實際上處理這一首作品,惆悵、寂寥的感覺在沒有背景音樂的襯托下,很大程度要靠成熟的技術,周白的朗誦技術當然沒有像喬真、璞存晰等名家那等境界,但勝在情感真實,自然細膩。

隨著周白的朗誦,考場中的人也隨著他的聲音,進入了那個七十年前的雨巷,那個朦朧的煙雨江南,彷徨而又孤獨又帶著一絲夢幻般的希望。

不得不說,周白對《雨巷》這首詩歌的處理很聰明,在節奏,情感,語調的處理中都很優秀,表現的深刻完整,這首作品的層次感沒有失去,這點尤為難得。

實際上這首詩歌念完的時候,三分鍾已經過去了,多出了差不多一分鍾的時間,但同場的考生並沒有心生不滿,因為在優秀的作品麵前,藝術的魅力吸引了所有人,聽完隻有那種欣賞到佳作的滿足感。

“啪啪啪!”不知道誰起的頭,同場的考生居然給周白鼓起掌來,連在場的考官都給麵子的捧場,也鼓了鼓掌。

周白給老師們鞠了一躬,給在鼓掌的同場考生鞠了一躬,就趕緊下台了,這個時候得意忘形那就是得了便宜還賣乖,二出了境界才做得出來的事情。

這一次的發揮周白還是比較滿意的,朗誦實際上一直都是他的強項,長期練武他對氣息的控製已經達到一定境界,而即便在沒有產生參加藝考念頭的時候,他也很喜歡研究朗誦,學校晚會上他都是表演朗誦或小品。

王莉雅跟同場的老師眼神交流了一下,都看出對方眼中的滿意跟一絲震撼,王莉雅心中堅定了一個念頭,即便周白的文化課很爛,她也一定要把這個考生招進中戲,哪怕降分都行。

周白的完美發揮,還是在一定程度上對後麵的考生產生了影響,他們的朗誦明顯帶著一種緊張,急迫的情緒,失分不少。

真說起來,朗誦在一試很重要嗎?對學生而言很重要,對考官老師來說真不是非常重要的,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觀察學生。

比如天後的前夫李亞朋,他參加藝考是為了陪朋友,老師讓唱歌,他說不會;演個小品,不會;給講個故事,也不會,最終唱了首《戀曲1990》,結果唱到一半忘了詞,但是人就是通過了,夠魔幻吧?

比如‘八大金釵’中的國際章,她隻會舞蹈,也沒有什麼表演經驗,參加考前輔導班時還沒搞清楚舞蹈和表演有什麼區別,藝考一試的時候朗誦了一首詩《如果我是一滴水》,結果念到一半後邊全忘了,剩下一半是老師朗誦完的,就這樣還是直接過了,因為她外形和形體條件出色,這就叫祖師爺賞飯吃。

再比如四旦中的老徐,參加藝考的時候,可是唱歌跳舞都不會,讓表演一下蚊子叮臉上,她直接表演成被蚊子毀容了,但是人家最後在考場跑了那麼一圈,就考上了。這個跑是真跑,跑步的跑,就是隨著鋼琴聲在教室跑了一圈,然後就考上了,簡直是神話有沒有!

朗誦環節結束之後,並沒有馬上就開始命題表演考試,幾個考官開始交流,交換剛才對考生評價意見,以及接下來的命題表演題目選擇。

與後世相比,現在的命題表演考試其實隨便很多,過了的基本上都定了,在考官看來有潛力跟可塑造力的不會表演也能過,沒錯就是這麼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