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道;“你放心,姑母那邊我會替你說話的,而且姑母就一個女兒自然希望嬌嬌能嫁一個自己喜歡的而且知根知底的,你是嬌嬌最合適的歸宿。”
如此獨孤靜海也就沒有顧慮了,他是曾經對風華絕代的未央動過心,可自從被父親教導一番後他才明白自己對未央的那種喜歡過於膚淺,而非真的愛慕,如此他反而就慢慢放下了未央,對嬌嬌他也不是真的愛慕的刻骨銘心,但是他不忍心辜負嬌嬌的一往情深,嬌嬌溫柔恬靜,知書達理,娶這樣一個妻子自己亦無遺憾。
旋即,太子就把嬌嬌的荷包拿給了獨孤靜海;“這是嬌嬌托我交給你的,你應當明白一個未出閣的姑娘送你親手繡的荷包為何意。”
獨孤靜海當然明白嬌嬌送荷包的意思了,他收下荷包後就從自己身上解下了一枚貼身佩戴的玉佩遞給太子;“請皇兄把此物交給嬌嬌表妹,這塊玉佩是我出生後家父為我尋來的,我一直貼身佩戴。”
次日,太子就帶著獨孤靜海的玉佩到了魯國長公主府。
他親自把玉佩交給了嬌嬌;“你子熙表哥的心意你也明白了,接下來你就安心待嫁,這件事我會親自同姑父姑母說,爭取要你們兩個的婚事早一些定下來。”
當玉婉和尹長生聽到太子說要給嬌嬌和獨孤靜海做媒後他們一時沒有反應過來,等徹底明白過味兒來後尹長生就出來反對;“殿下;嬌嬌還小,她的婚事還需從長計議。”
因為麵對的是太子,所以尹長生不敢把拒絕說的太直白了。
太子淡淡道;“姑父此言差矣,嬌嬌表妹即將滿十三歲,按照我大正的婚嫁習俗女子十三歲就可以出閣,十二歲議親也並無不妥,嬌嬌和子熙青梅竹馬,知根知底,倆人速來投機,姑父難道不覺得這二人的婚事該成全嗎?”
玉婉看了尹駙馬一眼後才開口;“恒兒;我知道嬌嬌對獨孤靜海有意,我對獨孤靜海也無不滿,相反我比較欣賞他,隻是你也清楚嬌嬌是我和你姑父唯一的孩子,我們尹家沒有男丁,我們有給嬌嬌招婿的打算,獨孤靜海自然不可能願意給嬌嬌當贅婿了,更何況獨孤靜海將來是要回獨孤島的,嬌嬌跟了他就得去獨孤島,我和你姑父想見她一麵都難。”
在嬌嬌的婚事上玉婉跟尹駙馬是有分歧的,尹駙馬希望女兒嫁一個手握實權的高門,如此對自己的仕途也有所幫襯,自從鬧出了歌姬的事情自己於玉婉離心同時失去了皇帝的信賴,他要想在爬起來隻能想別的法子。愛女心切的玉婉希望女兒一直在自己身邊,所以她一直有給嬌嬌找上門女婿的打算。
明白了夫妻倆對嬌嬌婚事的態度後慕容劍恒也沒有多說直接入宮見皇帝了。
慕容雲開對嬌嬌這個外甥女還是很疼愛的,得知她甚是喜歡獨孤靜海,而且獨孤靜海也已經接納了嬌嬌,倆人已經交換了定情信物,他就順了太子的意思刷了一道賜婚聖旨。
賜婚詔書一下嬌嬌和獨孤靜海安心了,玉婉和尹長生不認也得認。
詔書下來的第三天玉婉讓人把獨孤靜海請到了自己府上。
一番寒暄後玉婉便對獨孤靜海開門見山;“子熙;你和嬌嬌的婚事板上釘釘了我反對也無濟於事,我希望嬌嬌能留在我身邊,你可願意為了她放棄你的獨孤島,一直留在上京?”
向來溫婉隨和的玉婉這一刻甚是嚴肅,威嚴。
獨孤靜海稍微思索後不卑不亢的開口;“姑母;獨孤島對於我而言很重要,他是我的根也是我的歸途,嬌嬌是我的餘生相伴,我不會為了嬌嬌一直留在上京,我可以和嬌嬌在上京住半年,在獨孤島住半年,如此也算咱們彼此相互成全,不知姑母意下如何?”
玉婉上下打量了在自己麵前始終從容沉穩的獨孤靜海一番後意味深長道;“固然是獨孤南風的兒子,無論什麼時候都這般不屈不撓。”
稍微頓了頓玉婉再次開口時語氣明顯柔和了不少;“那就依你剛才說的法子辦,獨孤島和上京你和嬌嬌各呆半年,你父親是個重情重義之人我相信嬌嬌跟了你也不會受委屈,嬌嬌是我唯一的孩子,日後她如果在夫家受一點委屈我豁出這條命也會替她討回公道,你好自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