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聽搖滾的人都是垃圾。”我的朋友--小師弟坐在我麵前,告訴我說。
我說:你曲解了搖滾的意義。他反問我說:除了搖滾你還會什麼?
我說:......
他說我床上的cd碟都是垃圾。
但是我原諒了他。
想早年,我借出一盒盒磁帶,一張張cd,除了斷帶,碟片損壞,和痛惜的心情之外,什麼也沒有收獲。
五年過去了。
我終於明白:我終歸是這個美麗世界的孤兒。
搖滾不是世界,而是個人的靈魂。
sb很多,虛偽的人也很多。
五年前,我剛接受了搖滾樂。我對爹說:爹,我要買個錄音機。爹說:要機子幹什麼?我說,我要學英語。爹說:好哇。
結果我放了盤古,超載,何勇。
我爹意見很大。但是沒有做聲。
我娘問:鬼哭狼嚎的,是不是你唱的。你是不是用錄音機錄的?
我說:我哪有這種水平啊。
這個錄音機吵了爹娘三年。他們說:這就是搖滾樂啊。
我姐是大學本科的,放假回來。我以為大學的人應該可以接受搖滾樂吧,就放何勇的《頭上的包》張楚的《姐姐》給她聽。
最後她說:一點都不好聽就走了。
直到我也上了大學,也慢慢習慣了大學廣播裏的《老鼠愛大米》。
我看開啦,唉。
其實,做垃圾也滿好的。
我對她說:我不知道為什麼現在還寫這樣的東西。
她說:好多聽搖滾的都有這感覺。
她還說:別人看自己是垃圾,自己看別人是sb。她接著說:
她接著說:
經過好多事情以後,我看開了,那沒什麼.
畢竟,真理有時候是掌在少數人手中------毛主席說過的.
我讚道:我們毛主席還是英明的嘛。
聽搖滾的人比普通人孤獨。
朋克比普通聽搖滾的人孤獨。
盤古比普通搞朋克的朋克更沒有朋友。
至今沒有說服誰聽盤古,至今隻知道到現在這種情景下,還喜歡盤古的人隻有三,四個。而盤古可能是唯一的盤古,在中國。
大家不想討論盤古,我更不想。
當年側麵經曆那個動亂的場麵的時候,我還不到兩位數字的年齡,長江發大水那一年後才開始聽這些記錄的文字,節奏,聲音
我唯一感知的就是那鋪滿鮮血的地安門,祛除政治,問一問.
什麼是熱血?什麼是勇氣?什麼是衝動?
裏麵至今最清晰的一句台詞是,假如我們就這樣年輕地死去,我們將永遠年輕下去.
就是這個樣子,我沒有辦法試圖去告訴周圍的人其實很多和搖滾相連的人都有一個溫柔的靈魂他們隻是看這個世界看的真實了點他們隻是對這個世界有了更多一點的寄寓而已
搖滾沒有錯聽搖滾的人也沒有錯
錯的是一個輿論強加給了搖滾那麼多的罪名
假如在那個sb老師的課堂上,你呆不下去了;
假如在那個sb老板的生產線上,你呆不下去了;
假如在那個混蛋老爸的專製下,你呆不下去了;
假如在那個全是sb同事的辦公室裏,你呆不下去了;
你--坐的樣子總是不端正;
你--走路的樣子總是晃悠晃悠,背後總是有別人異樣的眼神;
你說話總是很直接,無所顧忌,那些麵前叫你哥們的朋友背後對你的猜忌,駭異。
你給他們欣賞音樂,他們捂住耳朵。
你說這是民間呐喊,真性呼喚,他們說是噪音。
你想出走一次麼?
你想離開嗎?
去哪裏呢,哪裏啊?哪裏才是你的烏托邦?
你把希望放在弟弟妹妹身上,可是純潔的孩子們,把你,
看成一個神經病。
昨天我得了一個重要經驗:喝啤酒得大口喝,不會覺得苦,但是易醉。
師弟讓我跟他好好學習一下,因為他說:師兄,你不會喝酒抽煙,別人覺得你不夠搖滾啊。我說,師弟你錯了,搖滾不要追求太多的表麵形式,你覺得自己搖滾就是了。
這的確值得深思啊。
我想起了5年前的自己。老師是sb,同學是sb,自己也是。心理總是想著明天就要好好讀書了,然而除了耳朵上老掛著一副耳機,什麼也沒幹。大白天就趴在課桌上,亂寫著一些不知所雲的“魯迅式”的小文章,或者捧著報紙大罵腐敗狗官,打倒小日本軍國主義,炸掉美國白宮,整一個小憤青。
除了搖滾樂,我什麼都不聽。爸爸罵我也是白搭。老師要我別想那麼多,和他們一樣。
我說:那不都成了豬了嗎?
老師氣得...
在這個環境還沒有完全破壞掉,在你還沒有完全跨掉之前,每天起床記得刷牙洗臉。
上床前先洗腳。
野外遊玩的時候,事先準備好裝廢棄物的塑料袋。
一周至少向家裏的爸媽問好一次。
以及過馬路的時候,記得掏給路邊的乞丐一塊錢。
寶貝,這就是最簡單的答案。人人都是藝術家。
在還沒有完全壞掉之前,你想吃顆糖;
在還沒有完全跨掉之前,你想喝口酒;
在還沒有完全斷氣之前,我想刺激刺激你的胃口。
聽見朋友說:我總是覺得很悲觀。了解我的人都不是理解我的人。
這個世界真讓你絕望嗎?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為什麼你會感到對世界失去信心呢?
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
我承認我能說好話,很能勸別人,卻,
一次也沒有說服過自己。
眼睛突然紅了,是不是想流淚的征兆?
我問。
妹妹好,哥哥也好。祝朋友們都精神愉快,樣樣順利順心。
讀書的不挨作業折磨,上班的不受噪音幹擾,在家待業的天天有好音樂聽,談戀愛的如魚得水。,,,,,,。
人人可以睡個好覺。
搖滾是什麼?
人群中的我:
理解是孤寂的味精,就像我們也可以清唱
有人說,搖滾是一種音樂,是一種癲狂的音樂。
有人說,搖滾是一種藝術,是一種人性的藝術。
有人說,搖滾是一種文化,是一種充盈精神,揮霍形體,標榜超越的文化。
還有人卻說,它是二戰時飽含爆炸力的“卡秋莎”帶去的彷徨,它是周莊昨夜夢蝶時帶來的遺忘。
可它究竟怎彈怎唱?還看-----
《憑君叫嚷》
談談叫嚷
搖滾在叫嚷,叫嚷在瘋狂,瘋狂在膚淺,膚淺在善忘。
大風在叫嚷,自然在敘述,就像我們的聲音有時狂吼,我們的心卻永遠清醒地脈動。
永恒的叫嚷
當你回顧40年搖滾曆史時,是一件極快樂的事,這不僅僅是你能聽到許多天才音樂家美妙的音樂,而且你還能知道許許多多和搖滾有關的趣事,而每一件有趣的事又促使你想更進一步了解搖滾樂。隻有這樣,你才會對搖滾樂了解得越來越多。直到後來你說:‘哦,這太無聊了,還是貝多芬吧。‘可有時你又不可能一下放棄搖滾樂,因為你每次接觸的搖滾樂的概念都是新的。當你聽了‘披頭士”的音樂你會說‘貓王”的太土了;當你聽過‘萊德-澤普林”之後,你又會說‘披頭士‘太甜了;當你再聽過‘金屬”這類的音樂時,你肯定會說‘萊德-澤普林‘的簡直就象輕音樂。當你在回頭聽聽‘貓王‘的音樂時,你會驚訝:‘嘿,這才是搖滾樂!以前我怎麼沒發現。‘是你聽錯了還是我說錯了?也許你會在這個螺旋形怪圈中不停地轉下去。但總有一天,你轉到一定高度時,你會聽到一種叫‘朋克”搖滾的音樂,也許你不是在聽搖滾樂時第一次知道‘朋克‘這個詞,但這無關緊要,因為你轉到一定程度時已無法回避朋克音樂了,因而你也無法回避‘性手槍”這支樂隊。當你聽到‘性手槍‘的音樂,你第一個問題是:‘這也是音樂?‘第二個問題是:‘這也是搖滾?‘但當你耐著心聽下去時,你會把你聽過的所有的搖滾樂都回憶起來,你會驚呼:‘這才是搖滾樂!‘都是搖滾樂,但這時,你的感覺已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