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隻要一發話,那就是根據曆史經驗總結出來的大道理,而且是利在千秋,功在社稷的大事情。什麼海上絲綢之路,什麼番薯的推廣,什麼兩季水稻等等等等,無不證明杜荷那“超常”的遠見,罕見的治世之能。
故而滿朝文武都覺得杜荷是一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人物,他這一開口,將滿朝大臣都給帶動了,都等著看他會吐出什麼樣的驚人言語。
杜荷道:“我大唐疆域之廣,遠勝曆朝曆代,每一處因為水土的不同,有著各自的特sè。比如說南方的農業,蜀地的紡織業,青海一帶的食鹽產業以及畜牧業,都有各自的特sè。經過千百年的發展,中原地區的經濟走向,基本上已經定型,都得到了合理而有效的開發,就算在怎麼重視,收獲的成就也是有限。就比如魏相說的,大力發展陶瓷、
紡織行業。魏相總結了我大唐經濟走向,發現陶瓷、絲織品暢銷異域,在遙遠的西方,特別的受歡迎,往往一匹布,一個瓷器,在西方能夠賣出天價。抓重這個行業,全力打開對西方的陶瓷、紡織貿易,加速我朝經濟,這個提議非常妙,但是我冒昧的問上一句,效果真的很大嗎?”
他自問自答道:“我不覺得,我大唐的陶瓷、紡織行業都有一定的區域xìng,比如說蜀錦,蜀錦案繁華、織紋精細,配sè典雅,獨具一格,是一種具有民族特sè和地方風格的多彩織錦,可謂天下一絕。現在蜀中的發展,本就以紡織行業為主,就算在如何的發展蜀中的紡織業,得到的成果也是有限。瓷器也是一樣都有一定的區域xìng。另外這裏還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多而雜。陶瓷、紡織都是細工慢活,講究技術,一針一線,每個步驟,都急不來,一但數量多了,競爭jī烈,反而會令地方人為了最求利益而放棄質量,在加上一些手藝技術不到家的人從中渾水mō魚,會使得質量大幅度下滑,反而得不償失。魏相的提議,能夠讓我大唐獲利,可獲利的程度卻是有限。”
魏征剛直,也無任何的不悅,點了點頭,這點確實是他沒有考慮到得。
“那小杜愛卿的意思是開發我們還未涉及的地方?”李世民心思機警,心念一轉,即明白了杜荷話中的用意,一語道破天機。
杜荷讚道:“陛下才思敏捷,臣佩服。
臣此次南征,發現南詔蘊含著豐富的銅礦、錫礦等有sè金屬礦,地區內的儲藏量我更勝我大唐第一銅礦、錫礦,如果經過合理的開發,這將是一筆無比巨大的利潤。還有吐蕃,吐蕃的境內也蘊含著巨大的礦產資源,他們那裏的氣候特殊,尤其盛產葡萄,可以重視起來,做葡萄酒,發展酒行業,也是一筆收入。”
杜荷說道這裏的時候,李世民眼睛一亮,葡萄酒可是他的最愛,在皇宮地窖裏還藏著許多壇他自己釀製的葡萄酒。
杜荷接著道:“對於西北方的高句麗,我就不太了解了。不過也有所耳聞,那裏的長白山是天然的寶藏,山上藏著豐富的資源。既然南詔、吐蕃、高句麗都已經是我們大唐的領土,境內的臣民都是我大唐的百姓,為什麼我們不將這
...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章共 2 頁 當前是第 1 頁 1
(百度搜索可快速直達本書)
溫馨提示:親愛的書友,強烈建議您
,方便下次從本章繼續閱讀!(喜歡本書,請點擊
推薦給其他書友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