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冥軍初現(1 / 2)

鏖戰了兩個時辰,唐軍騎兵反複鑿穿了田海前軍三次,但是仍不能擊潰田海前軍,此時馬力基本耗盡,唐軍騎兵終於攻不動了,隻得回軍休整。

田海急忙收攏前軍殘部,主動退出第一道營寨,並放火焚燒了營寨。

今日一戰白蓮聖國前軍所部七萬三千名士卒竟然折損了三萬多,而唐軍騎兵也折損九千多人。

白蓮軍今日之敗,不是敗於唐軍強大的騎兵衝鋒之下,而是敗於給養不足、裝備不全。

這支前軍是田海麾下最具有戰鬥力的部隊,是田海的直屬部隊,隨田海征戰多年,雖然戰鬥力略遜於唐國騎兵,但卻是白蓮國戰鬥力最強的部隊。

就是這樣一支強軍,卻隻能配備一萬五千匹戰馬,盔甲、馬鎧都配不全,五萬八千步卒更是連棉衣都缺失,拿著殘破的武器就上了戰場。

碰上裝備齊整的唐國騎兵三萬人,隻有被動挨打的份,還好前軍由白蓮教狂熱弟子組成,敗而不潰、死戰不退,硬生生纏住了唐軍騎兵。

田海看著逐漸退去的唐軍騎兵,心情極其沉重,那裏有他曾經的袍澤,他甚至比很多唐軍將領還了解唐軍。

這支三萬人的唐軍騎兵隻是本次唐軍的前鋒部隊,竟然能全部配備騎兵,說明唐軍騎兵總數應該不下二十五萬,步兵應是騎兵的兩倍,即五十萬,加上斥候、輜重、勤雜兵等,唐軍此次規模至少在八十萬人以上。

唐國此時應該正和西域、蒙元兩線作戰,如何能抽調這樣一支雄兵?

田海不敢往深裏想了,這是一個多麼大的陰謀呀!

域外諸國和華夏三國不知何時達成了協議,竟然聯手設了個大局就等著四聖國跳進來,而四聖國就十分配合地跳了進來。

這是一場滅國之戰,域外諸國和華夏三國準備聯手絞殺四聖國,不動則已,一動就是雷霆萬鈞,此次四聖國恐怕凶多吉少。

另外田海還發現一件奇怪的事情,唐軍後撤時帶走了所有同袍的屍體,戰場形勢如此複雜,又是大戰過後體力衰弱,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以往都會派勤雜兵或輜重兵來整理戰場。

接著唐軍的輜重兵和勤雜兵出場了,他們趕著完全密閉的箱式馬車向戰場上的屍體噴灑黑色油脂,不分人屍還是馬屍。

很快輜重兵點燃了那些黑色油脂,戰場上白蓮軍的屍體、雙方死去的戰馬、各種車輛、鎧甲旌旗等全部燃燒起來。

田海百思不得其解,現在是十一月冬日,這些屍體留在地上很快就會被大雪掩埋,並不會產生瘟疫等威脅,按照慣例都是來年雪化後處理,唐軍為何要不辭辛勞、多此一舉。

田海還未想出其中緣由,很快就有屬下報告,明軍二十萬正從東南方向向大營推進,好像要夜攻大營。

田海神色變化不大,明軍是該來了,看來他想的沒錯,四聖國真的落入域外諸國和華夏三國的圈套了。

田海平靜地問劉平:“向歸綏示警的信使已經出發了嗎?”

“是的,一早就派出去了,三日後應該能送到歸綏,如果朝廷能盡快將補給輜重送來,六十萬對一百萬,我們還能一戰。”

“別太樂觀了,歸綏此時恐怕比我們還要危急!”

劉平也是正經行伍出身,自然也參悟到一些東西:“將軍是說,歸綏此時可能已經被蒙元進攻了。”

田海說:“估計早已圍得水泄不通,國主還要等著我們班師救駕呢!”

劉平恨恨道:“朝中一直卡著錢糧輜重不予發放,我們憑手中的實力抵禦唐明兩國大軍尚力有不逮,哪有餘力去救援歸綏。”

田海笑道:“國主和朝中的大臣們不這麼看呀,如果我們不班師回朝救駕,很快各種流言蜚語就會包圍國主,接著我們兩個就變成了擁兵自重的叛徒了。”

劉平氣得手都哆嗦起來:“聖國非得毀在這些奸佞小人的身上!我恨不得親手宰了這幫王八旦,讓他們給死去的將士們抵命!”

田海拍拍劉平的肩膀說:“別激動,激動也沒用,看看唐軍和明軍準備怎麼攻我們,我們先頂住這一波再說,否則戰敗身死,就無法清君側了。”

“我們現在該怎麼辦?請將軍示下。”

田海沉吟了一下說:“兵法有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能分之,少則能守之,不若則能避之。

現在敵人兩倍於我們,可戰可襲,而我們隻能防守或撤退,所以我們隻能根據對方的戰法來調整我們的戰法。

退是肯定要退,國主那裏還等著我們救援呢,但是我們不能整軍後撤,隻能逐次後退,否則被對方偷襲,大軍潰敗,就無力回天了。”

劉平想到數十萬大軍潰敗的場景,不禁打了個寒顫,覆巢之下無完卵。

田海繼續道:“劉平,軍中還有多少軍卒、馬匹、餘糧、被服、器械,我要詳細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