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意外收獲(2 / 2)

對學生來說,成績是第一重要的,其次就是綜合評定分數,這關係到實習期學校給與的推薦機會好壞,基本上每個人都希望能拿到足夠高的分數,這樣實習單位在采納學校推薦的時候也會有個先入為主的印象。

有了陳馨的分析和鼓勵,加上輔導員們的工作績效跟學生的各方麵成績都掛鉤,所以陳馨的建議他們都表示了支持。

在第三天的校內交流會上,陳馨適時的又將跟同和區教育局達成的會務協議提了出來,並表示這場會務會由學生們自己去操作,老師隻提供必要的協助。

“這種會議活動不是一般都由教育局自己做的嗎?”其他地方的老師表示了異議。

“之前他們區的會務都是區內自己解決的。但是八月份的時候,就在開學之前,同和區辦了一場中小學校的優秀教師觀摩會,當時我有幸參與了全程。因為是好幾所學校的老師聚在一起,所以同和區把這一次的觀摩會交給了會務公司承辦。我本科和碩士時期就在那家會務公司實習,所以這一次就是我去組織的。效果還不錯吧,至少與會的老師們都覺得安排很緊湊,內容也比較詳實。這次同和區直接找到我,一是因為有上一次的合作,二是知道我在本校上班,就想著肥水不流外人田,所以主動詢問我們能否承辦。當然如果不行,肯定還會去找會務公司的。”

在座的都知道不可能不行,哪怕真的不行需要請外援也不能放過這次機會。

他們這種學校跟其他本科還是有一定差異的,首先就是專業麵向比較窄。如果說其他學校的學生有十分之一的人畢業後專業不對口,那麼他們學校的學生出來起碼十分之八的專業都不對口。究其原因,一來是學校競爭力不夠,二來是他們實踐機會太少沒有任何相關經驗,也就很少被用人單位看上。

再來,他們這種學校進入相關行業的前輩少,提攜的機會幾乎沒有,不像某些重點學校,有著幾十年的傳承,隻要報出學校名字就能找到在行業內混的校友。

圈子,從來都是社會交往的必要組成之一。

陳馨的解釋讓學校領導很滿意,也讓其他學校的參觀交流的老師很感興趣,追著問了些具體操作方麵的東西。陳馨沒有一點保留,這些操作其實隻要多看多學多問問就會了,根本沒有保密的必要。而且既然是交流會,總要給出一點誠意來,橫豎都是拿別人的經驗給自己學校貼麵子,她肯定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

陳馨會說話,人又愛笑,交談間還能照顧到方方麵麵的人,並且對與會的領導很是尊敬,這樣的手下基本上沒有領導不喜歡的。哪怕對她有偏見的人,也不會懷疑她的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