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跟衛生間的下水直接接到了公共下水的主管道上,原本這一塊都因為地勢比較偏低而容易積水,但他們家剛好處於坡度上,在屋子裏還不覺得,院子裏倒水就能發現水是往院子外頭在流。
屋子裏的家具電器都被搬走了,留下一套空空的房子。陳馨看了之後還挺滿意的,唯一需要改建的就是樓梯,因為之前這家人的孩子比張璋要大,所以家裏裝修的時候,樓梯為了不占地方就修得又窄又陡,沒有大人看著,孩子很容易從上麵滾下來。
中介也覺得陳馨可以花點錢改造一下,並且介紹說他家親戚就有做木工的,活挺細致,收費也不高,如果重新做這個樓梯,估計一周時間就差不多了。當然也可以去找外麵的人做,隻是價格上肯定要貴一些。
陳馨沒有精力守著做,也覺得中介為人還算實在,房子的好壞都沒有隱瞞她,甚至在簽訂協議付款之前還一再的建議她找朋友來一起看看,說買房子畢竟是大事,如果買了之後要後悔了的話,折騰起來費的功夫也能煩死人。
陳馨並不是不知事的女孩子,在確認過房屋的產權沒有問題,也沒有其他經濟上的牽扯之後,就果斷付了款。
這麼一套平房才花了六萬多拿下,對陳馨來說千值萬值。姐姐和姐夫留下的錢的確不多,但是放在銀行裏也吃不了多少利息,還不如買成房產來得好,至少幾年後房產增值的速度遠遠超過了存款利率。
等到樓梯和部分需要改建的地方弄完,已經到了快過年的時候。
轉頭就是九七年了,這個世界跟陳馨熟知的世界還是有一點點的不同。她生活的那個世界,九七年的時候發生的大事在這個世界完全沒有影子,隻有民生生活相差不大,而世界格局有一定的偏差。
因為沒有了金融風暴的影響,九七年的國內發展十分迅速,可以說得上是日新月異。
最直觀的一點,就是互聯網的出現以及發展的進程遠遠大於她印象中的那個世界。頭一年似乎還高高在上的家庭計算機在九七年年中的時候突然降價,至少比以前低了三分之一。陳馨算了算手裏的資金,果斷的入手了一台。因為新房已經裝修好了,家具什麼的都布置妥當,所以陳馨幹脆帶著張璋搬到了這邊來住。
之前住的那套樓房,陳馨租給了學校新來的一位老師。對方是年輕的博士畢業生,學校雖然分了一套房子,但是麵積不大,他跟妻子帶著孩子住還勉強,接了老人過來幫忙帶孩子就有點轉不開身。
陳馨那套房子離學校的老宿舍區很近,兩老帶著孫子走路到兒子家也就十五分鍾時間,樓下就有菜市場和各種小商店,生活十分便利。那位助教在看了之後果斷簽了三年協議,並一次性把房租給了一年的。
陳馨搬家之前還專門去跟劉爺爺劉奶奶說了這事兒。老兩口雖然覺得陳馨沒必要再去買一套平房,但在看了房子之後也覺得六萬塊還是值的,特別是劉爺爺很喜歡院子外的那顆老黃角樹,而且樹下經常有老街坊在那邊擺棋局,若是喜歡的話,還能拎根凳子帶著魚竿在河邊釣魚。
陳馨也幹脆,直接給了一套鑰匙給劉爺爺老兩口,讓他們沒事兒的時候可以過來走走,哪怕坐在外麵跟人聊聊天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