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乾隆十八年,江南小鎮上有個姓駱的秀才,駱秀才進京趕考數次,卻都落榜而歸。
他找到姻緣廟裏頗有名氣的算命先生,希望能改變自己的命運,算命先生掐指卜卦,說問題出在駱秀才的姓氏上,他姓“落”,上榜無望,落榜有餘。
駱秀才向算命先生請教解救之策,算命先生指著廟內的一棵楊柳說,“楊柳樹下楊姓人,羊年羊月羊時生。”
隻有找到與“揚”字有關的人,才能扭轉他“落”的命運。
駱秀才回到家,徹夜難眠,於是跑到姻緣廟裏,守著那棵柳樹。
這時,一名白衣女子來到樹下,手持三尺白綾,正欲上吊自盡。
駱秀才救人心切,死死抱著倔強的女子,全然忘了男女授受不親的教條。他拿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言辭,勸告女子珍惜生命,甚至激動的口吐沫子。
女子見駱秀才緊張的模樣,心弦撥動,居然有人這麼在乎自己。
女子心軟,說出了自己尋死的緣由。她家裏兄弟姐妹很多,貧窮到了無法糊口的地步,父母別無他法,隻能把女兒賣的賣、送的送。自己被父母以五兩白銀,賣給了當地的大戶人家做小妾,其中的辛酸難以言盡。後來,那戶人家明媒正娶了一位千金小姐,自己便被狗一樣攆了出來。
本以為脫離苦海,誰知肚子卻不爭氣,懷了孩子。孩子生下來也隻是活受罪,可畢竟是自己的骨肉啊,所以,她隻能選擇和孩子共赴黃泉。
駱秀才聽得感動,也不知哪來的勇氣,抓著女子的手說,“我一直想要個孩子,卻由於仕途不順,尚未成家立業,就讓他跟我姓吧。”
跟我姓,女子聽見的不僅僅是三個字,更是一個頂天立地的承諾。
她的鼻子一酸,淚水就淌了出來。
女子怕有辱秀才的名聲,執意搬到出塵山的寺廟居住,並鼓勵他繼續參加科舉考試。
女子的預產期是十一月,秀才進京趕考的時間很緊,他必須一考完就連夜趕回,才能看見孩子的誕生。
也許正如算命先生所說,在得到恰好是羊年羊月羊時出生的楊姓女子改命後,駱秀才總算時來運轉,高中狀元。
他沒來得及參加宮廷殿試的封賞,就策馬趕回江南,然而,一切都晚了。
出塵山少了一個挺著肚子的女人,多了一座沒有墓碑的墳包。
負責照顧她的老媽子,悲痛欲絕地跪在秀才麵前,懷裏,抱著一個繈褓中的男嬰。
原來,十月二十四日這一天,駱秀才正在宮廷上回答乾隆皇帝的提問,可謂意氣風發。而老媽子家裏卻出事了,女子說預產期還早,讓老媽子先回家處理,老媽子琢磨著當天晚上就能趕回來,於是聽了她的勸。
可是黃昏到來之前,她的肚子突然疼痛難忍。她早產了,一個人在荒無人煙的山頂,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一聲嬰兒的啼哭。
駱秀才沒有說話,沒有表情,他一步一步,向前走,走進寺廟後麵,那間他們共同修建的小木屋。屋裏有一座古箏,女子喜歡輕撫古箏緊繃的弦,雖然她不會彈琴,但她喜歡秀才聆聽的樣子,那讓她覺得甜。
一張單人床,帶來了一個生命,帶走了一個生命。
秀才怕傷到孩子,執意要睡地鋪,天氣漸寒,女子萬分心疼,想讓他上來,又不好意思開口。那是一段幸福,幸福到殘忍的時光,盡管隻有五個月。
秀才坐在床頭,早已失去女子的溫度。
老媽子把女子的遺物放在圓桌上,秀才看了一眼,淚水就再也忍不住,湧了出來。
這是女子生前常穿的白衣,上麵用火紅的鮮血寫了一封信:
“公子,請允許妾喚你一聲相公。妾幾世修來的福分,才能與相公相遇,因此,妾很知足。與相公朝夕相處的一百五十三個日子,妾都曆曆在目,它們給了妾無盡的勇氣和力量,所以分娩的時候,妾沒有感到絕望。他是個小男孩,出生的時候很安靜,好像對自己的貿然降臨並不委屈。請原諒妾自作主張地給他取名為駱姻緣,因為他雖不是我們愛情的結晶,但他見證了我們的開始和結束,姻緣天注定,哪怕隻是有緣無分。他來得太快,還沒來得及通知相公,妾想大概是他等得太久了,都怨妾心軟把他放了出來,所以,相公沒有遲到。妾相信有來世,來世,請相公不要把妾救下來,就讓妾死在相公的懷裏,那樣,妾才能在最後一刻聞見相公的味道,找到我們前世走過的路,然後,回家。賤妾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