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額娘病好沒好太醫說了才算。”
“太醫還不是聽你的?”皇後抬頭瞪著何方,“難道你要將我在這裏關一輩子?”
“待在這裏你還是皇後,若想要出去……”何方言盡於此。
“皇上不會容忍你胡作非為的,本宮是大清皇後,你想廢了我?癡人說夢。”
“應該這麼說,如果我現在不是大清的皇太子,你現在早已不是大清的皇後。”何方站起身,“‘藥’要記得吃。”說完就離開了,留下愣怔在原地的皇後。
她低估了何方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她本以為康熙對胤礽也是寵愛的,胤礽也很優秀,隻是欠缺表現的機會,不比何方差,身為嫡子,他也有資格爭一爭。
且不說何方從小的表現就比胤礽優秀,何方自從政以來,平定三藩,收服台灣,何方都展現了他卓越的政治和軍事頭腦,尤其是因收複台灣一事,何方在民間有很高的聲望,胤礽卻像是養在深閨的‘女’子,高下立判。
孝莊糊塗了一段時間之後,在睡夢中安詳離去,老康再也按捺不住滿腔的悲傷,撲在孝莊的身上嚎啕大哭起來,為孝莊守靈的時候,幾次因悲痛哭暈過去,老康這般悲痛,其他皇子妃子就算隻有三分悲痛,如今也得演出十分悲痛來,整個靈堂哭聲不斷。
康熙和何方扶著棺材將孝莊下葬後,在回紫禁城的路上,坐在馬車裏的老康雙目紅腫地看著前方,喃喃地說道:“在朕心裏,這世上隻有皇祖母一個親人,如今朕真的是孤家寡人了。”
何方沒說話。
老康扭頭看他,“你就不會說一句還有你陪著朕?哪怕是哄我的。”
“每個人赤條條地來到這個世上,最後再一個人赤條條地走,孤身一人地來,形單影隻地走,又不是你一個人這樣孤單。”
老康聽了長呼一口氣,“有時候覺得人生太短,短到你想陪親人吃頓飯說句話的時間都沒有,有時又太漫長,一日一日重複著生活,消磨人的意誌,漸漸地淪為行屍走‘肉’。”
何方伸手攬住康熙的肩膀,像哥們一樣兒,拍拍他的肩,“還有我。”
老康扭頭看他,“哄我的?”
“嗯。”何方老實點頭。
“臭小子。”老康輕罵一聲,但心情卻好了許多。
孝莊走後,康熙比往日更加威嚴,不苟言笑,令大臣們每日上朝都戰戰兢兢,生怕惹怒康熙,索派的人一直擔心康熙秋後算賬,索額圖也試圖和何方修複關係,但何方根本就不搭理他,令他心裏惶惶不可終日,於是提出辭官告老還鄉,康熙允了,索派的人沒了主心骨,開始更加積極地巴結何方,向他示好。
何方自請去驅逐沙俄,這事何方之前已經和康熙商量好了,驅逐沙俄一事康熙是一定要辦的,可他不想讓何方涉險,但何方執意要親自帶兵,康熙見他信誓旦旦的,應該是想好了對策,隻得同意。
送何方走的那天,何方對老康說道:“我這次去恐怕沒時間給你寫信,你也不必掛心我。”
“滾吧滾吧,三天兩頭地想往外跑,兒大留不住啊。”康熙擺擺手攆他走。
身著鎧甲的何方笑笑,騎上高頭大馬,拔出長劍直指青天,對大軍說道:“出發。”
何方此次隻帶了十萬大軍,康熙本想給何方安排三十萬,但何方說兵貴在‘精’不在多,帶太多的兵出征太‘浪’費糧食,將大軍‘精’簡到了十萬。
何方出征,生死難料,有些人的心思又活起來,若是何方這個太子死在了戰場,由誰來繼承大統,有些人認為何方太傻,這個時候選擇出征。他如今的地位無人能夠動搖,但是他這一離開,戰事贏了也隻是錦上添‘花’,輸了那就是人生的一大敗筆,會給人留下太子無能的印象,太子的行為實在令這些人不能理解。
何方出征兩年,在康熙生辰宴的時候,邊境傳來捷報,何方將沙俄的軍隊從黑龍江流域驅逐出大清國土,並和沙皇簽訂了條約,重新界定兩國國界,為大清爭取了最大的利益,雙方還協定永久休戰,兩國發展邊境貿易,實行睦鄰友好的政策方針,並製定了詳細的通商協定。
康熙聞之大喜,命何方即日回京。
何方再回京時,所有人都注意到了何方的變化,許是在沙場上經曆了生死,何方看上去更加的沉穩,像是劍鞘裏的利劍,一旦出鞘,光華驟現,氣勢更比以往,不怒自威,令人不敢與他雙目直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