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60章 一百五十二 待客之道(2 / 2)

這番遞招,可謂是快的眼花繚亂。

左側的黃袍人招式硬朗,看似大開大合,但是每一招攻擊的方向卻都是匪夷所思,每一招每一式中都暗藏著無數變化。這種路子看起來至剛至陽,用起來實則是至陰至柔的路數。對付這種路數,方臘胸有成竹。他一隻左手指指點點,看其起來根本就不像是武術,然而,就是在這指指點點當中,卻使得左側黃袍人將招數變了千萬種,卻是無一招能夠落實。

原來,方臘此種出手方式名曰“寫意”,指指點點間,同樣是施展了無數種武學的意境,與左側黃袍人的一招一式針鋒相對。方才的較量中,兩人不過換了十餘招的意境,甚至連衣袖都相互沒蹭著,但是意境中的細微變化,卻是互有攻守拚了不知道千般萬般。

而右側的黃袍人出手看似是借力打力的綿長的功夫,但是他的運掌的路子直來直去,沒有一丁點沾泥帶水。每一次出手攻擊的地方,必定是兩人之間最近的那一點。這種攻擊著實凶險,方臘嚐試著擋了兩次,每一次都是驚險擋住,搞得連後背都滲出了汗水,真真切切的體會出了右側黃袍人的進攻犀利無比,根本不是防守能夠解決的。

既然守不住,就隻有進攻。通常來說,放棄防禦全力進攻,便是“拚命”。不過,方臘是個壯誌未酬的人,對於自己的生命珍惜的很,又怎能與一個根本不相識的人拚命呢?所以,方臘進攻的目標不是右側黃袍人的要害,而是他的手。在通常的戰鬥中,隻有防禦抵擋的時候才會尋找敵人的手,而進攻的時候,都要盡量避開敵人的手才是。而方臘不管青紅皂白,對準了右側黃袍人的手便是死纏爛打,一時間,他的對手竟是手忙腳亂組織不起像樣的攻勢來了。

這番遞招,在於試探。三個人相互試探的結果,便是誰也奈何不了誰。若是真的要在招數上分個勝負,怕是不打上三兩天見不了真章。不過呢,方臘一個人應付了兩人的攻擊,說起來,當屬方臘的實力最強勁。

依著目前這個情況來看,兩個黃袍人倒是很情願濫鬥一場。天京城這邊梯隊建設的好,戰鬥也好備戰也好自有人組織。而明教那邊……若是教主方臘在半空中纏鬥兩日,怕是下麵的明教早就亂成一鍋粥了。

況且,若是耽擱了時間,天京城的絕對主力從大同府趕回來了,那麼明教的打算就徹底破產了。因而,對於方臘來說,他很想馬上解決眼前的兩個難題。

對手是高手中的高手,這是一定了。單看兩位對手的麵容吧!兩個八九十的老頭子了,若不是高手中的高手,咋還能活蹦亂跳的呢?大家都是高手,戰鬥經驗都很豐富,拚招數也許一輩子都拚不出個高下,那麼想要速戰速決的辦法就隻有一種了。

拚內力!內力這種東西,最摻不得水分了,強就是強,弱就是弱。若是拚招數還存在著依靠經驗運氣什麼的以弱勝強的可能,但是在拚鬥內力中,什麼運氣花招都做不得機巧!即便是內力比對手強上一分,也能夠在短時間內將對手震傷!更何況,一旦兩方拚上內力,便是連逃跑的機會的都沒有,非得分出勝負,才算罷休!因而,拚鬥內力號稱是江湖上最檢驗實力的戰鬥方式!

從原理上說,拚內力絕對是強者秒殺弱者的最佳方式,可是在戰鬥中,弱者寧願可恥的逃亡,也不願意規規矩矩的凝聚內力與強者拚鬥。而拚內力這種較量方式,若是另一方不配合不發功,你這邊再著急也比不成!因而,拚鬥內力作為一種戰鬥方式慢慢幾近於消失了。

不過,在今天這個局麵下,方臘卻有著強烈的自信迫使兩個黃衣人比拚內力。他的做法很簡單——方臘凝聚起全身功力,嘿的一聲,遠遠向太史昆拍去。

方臘這一雙掌拍的輕巧,實則是用上了道家的法門“劈空掌”,若是離著十丈八丈的倒也不怕他強橫的掌力。可是太史昆晃悠悠的被懸掛在咫尺之間,連個躲藏的空都沒有,還不得被劈空掌劈個正著,當場一命嗚呼?兩位黃袍人齊齊歎了一口氣,隻好強打精神,凝聚起功力來,一人接住了方臘一隻肉掌。

蓮花台上的兩個黃袍人額角見汗,可是太史昆卻一直樂得眉開眼笑。方才蓮花台上的三人比拚招數的時候,大家將內力控製的都非常老到,外行看過去,三個人至多也就是推推手那麼簡單。而此刻的比拚內力,看上去更是像在出演一部九十年代初的港產武打片。總體來說,蓮花台上看上去風平浪靜一點殺機也沒有,所以太史昆一直抱著看方臘出醜的心思在瞧樂子。哎,其實也不能怪太史昆天真,因為這台上幫著出手的兩位老者一個是周侗,一個是艾虎。所以這也難怪太史昆有這般想法——有兩位老前輩在,天下誰還能是對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