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長桌被神宗命名為“舟案”,乃是專門賜宴武將所用。宴會召開時,大宋皇帝居於桌首,與眾將同案而食,視為”同甘共苦“,而君臣共聚一張“舟案”,也寓意著“同舟共濟、共靖國難”之意。
說了這麼多,太史昆如今身處的這間廳堂的功能作用也就很明白了——這是間專門賜宴武官的包間兒。
底氣十足的高伶換做了一副主人的嘴臉,完全落了下風的太史昆與三位女朋友,被他請到長桌的正中坐定。
畢竟耶律骨玉與趙桃還擁有著皇後與太子的名分,高伶作為一個臣子,必須對這個名分表示出尊重。哪怕是廢太子、廢皇後,也不是一個臣子身份的人可以肆意淩辱的,這,就是“君臣之別”。高伶解開耶律骨玉的綁縛,想要將她與趙桃軟禁,不料骨玉說是寧願落在敵人手裏,也不願意落在叛徒手中,反而是執意坐在了太史昆身邊。
勝券在手的高伶閉口不談聯手之事,一麵吩咐手下為太史昆獻上“接風宴”,一麵卻與柳葉兒說起機關陣的奧秘來。
原來整座皇宮的陣勢運轉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乃是大慶殿、紫宸殿為主的前宮部分,這部分是朝臣們可以出入的地方,朝廷各個部門的主管,甚至要在此當班值守。當整座皇宮沉入地下的時候,這一部分會按照六角格柵被牢牢封閉,不能進、不能出,就好比是一座堅固的牢籠。這種設計,乃是出自於皇帝對臣子的防範。
第二部分乃是觀稼殿、親蠶宮為主的福寧宮。在大宋建立的時候,並沒有如今的延福宮,在那個時候,福寧宮就是整個**。一生征戰的太祖趙匡胤其實並沒有在宮殿方麵投入多少精力,真正修建此宮殿的,應當算是太宗趙光義。太宗皇帝的性子較為陰暗毒辣,因而他所主持修建的福寧宮內機關的重點是在於殺敵。可以說,像是蕊珠殿中那種殺人與無形之間的隱形絲弦放在福寧宮中隻能算是毛毛雨,在步步殺機的福寧宮中,要人命的玩意兒多了去了。
而第三部分,就是太史昆等人身處的延福宮了。這座宮殿始建於仁宗時期,到神宗時才算是基本完工。而**殿的裝修工作,甚至到了趙佶手中才算是完成。仁宗之後的大宋皇帝性子柔弱了不少,因而延福宮的機關陣設計,卻是以“避難所”為主題的。
三個部分的機關陣不是在同一時期完成的,因而三座大陣各有樞紐、互不幹涉。高伶作為第三部分延福宮西十三宮的保安負責人,所知曉的情況著實有限。他除了這十三個格子的運轉規律,其他的也就僅僅是知道個概況了。
柳葉兒聽完這些概述,問了一問題:究竟怎麼樣才能走出機關陣,離開皇宮?對於這個問題,高伶卻隻能回答:除了延福宮的樞紐延福殿之外,誰也不知道還有沒有其他的出路,而延福殿的位置,他卻也沒有把握找到。
聽到這個份上,太史昆終於忍不住吭了聲:“高伶,你坑爹呐!你被困在這個大陣中根本連自己個兒都出不去,還跟本大爺玩什麼聯盟?難道你不知道,與我聯盟後你應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我送出皇宮去嗎?”
“大陣終究會有停下的時候!到那個時候,吾等一間一間的宮殿搜查過去,終究會找到出路的。”高伶微微一笑,道:“不過呢,依在下所見,昆哥似乎是不會簽署什麼聯盟合約的。所以,我還有第二種準備——在大陣停止之後,若是昆哥還不簽署合約的話,那麼就隻好將昆哥一行人盡數滅口了!到時候,相信無須解釋天京城也會將昆哥之死怪罪於耶律大石頭上的,天京城的英雄們,無論如何也會殺死大石為昆哥報仇的!隻要大石死了,我家主子趙似依然是皇帝,而昆哥死了,趙佶將再也無法回歸!其實說起來,在下還是較為傾向於第二種做法呢!哈哈哈!”
說話間,有兩個士兵抬了一張好大的紅木托盤從內廳走了出來,那托盤上擺的皆是華貴的大盤子,不過盤子裏盛放的,卻是可憐兮兮的幾個白麵大饅頭。不消多時,白麵饅頭放在了太史昆的麵前,太史昆哀歎道:“哎呀,命懸一線,人家都沒有胃口了呢!”不過,他的口中雖是這麼說著,一雙大手卻以猴子摘桃的架勢向饅頭襲去——沒辦法,上次吃的包子由於白達搗亂,實際昆哥並沒撈著幾口,到了這時候,昆哥已經餓得前胸貼後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