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27章 一百一十九 宴春廳(1 / 2)

不過,開門這樣簡單的事情好似不用勞駕太史昆了。也就是高伶話音方落的當口,蕊珠殿的大門居然從外麵被撬了開來。

幹這活的人手不少,且配合嫻熟,甚至連工具都很專業。幾支撬棒非常精確的從門縫內嵌入,而後將沉重的大門向兩側撬開些許,然後,又會有大小剛剛好合適的枕木塞進這個縫隙,時期無法再關閉。三下五除二,蕊珠殿的大門眼睜睜被撬開兩人寬的一條縫,幾柄造型誇張的“天幹連弩”,就從縫隙內探出了頭腦。

看樣子,高伶還真是有備而來的。他熟悉機關陣的運轉規律,他本人從上一個場景出現,卻在下一個場景中埋伏了人手。目睹此情此景,太史昆歎息一聲,索性親自啟動機關,將蕊珠殿的大門完全開啟。

門的對麵,有整整五十位戒備森嚴的士兵,他們的布置絕對要比餘聶手下的人專業很多。五十個人分布在大廳的各個角落,任憑多高強的對手也不可能將其一網打盡。五十具連弩從各個角度瞄準對手,以確保封死對手的每一條退路。

這樣的一個陣勢,即便是一位貨真價實的武林高手也不得不退縮,如此說來,高伶此刻才有了百分百控製住太史昆的把握。有了必勝信念的高伶果然精氣神一變,方才想賭怕輸的表情模樣一掃而空,朗聲笑吟:“昆哥,困了這麼久想必餓了吧!不如移步則個,咱們痛飲一場可好?”

局勢好似並沒有給太史昆選擇的餘地。他聳了聳肩膀,隻好攜諸女離開了美輪美奐的蕊珠殿。

如今太史昆身處的這個殿堂,名曰宴春廳。既然殿名中有個“宴”字,那麼這座殿堂的功能就很明確了——這是一個召開皇家宴會的地方。

正如現代高檔酒店中有許多主題包間,實則宴春廳也是由許多個廳堂組成的。

如今這個年頭,漢人的文化實際上已是慢慢被漢人遺忘了。也難怪有些較為失落的人說,想要了解唐朝文化要去日本,而想要了解宋朝文化要去韓國。如今漢人的國度內,充斥著的不過是極為拙劣的拿來主義與臭氣衝天的滿洲文化。一夥人竭力破除自己祖宗的文化,真搞不懂他們追求的究竟是什麼鬼東西。

皇帝請客,正規的模樣就是電視上那種——一人一個小茶幾,蹲地上各吃各的誰也別妨礙誰的事。茶幾後麵跟著小妞倒酒,帶來的馬仔則是跪坐於老大後方,目不斜視隻等著砍人。通常這種性質的宴會呢,都是皇帝大宴群臣或是接見各國使臣,比較正規比較嚴肅的國宴級別酒場。

若說是現代這樣的八仙桌,宴春廳裏當然也有。宴春廳裏擺放著八仙桌的暖房共有二十四間,每間的裝潢各不相同。簡單點來說,就是大宋二十四路、也就是相當於現代二十四個省市自治區,每間各代表了一路的風土人情。當然,與皇帝坐在八仙桌上飲酒說話的都是自家嬪妃,按照宮裏的規矩,嬪妃的老家在哪兒,就在哪個廳裏陪皇帝吃酒,這個樣子嘛……一說是緩解嬪妃思鄉之苦;一說是讓皇帝體會下玩外地妞的感覺。然而,什麼事兒都有例外的時候。趙佶身邊的嬪妃皆是太後一手安排的“自己人”,無趣的緊,根本無法與趙佶這種超文藝範兒的皇帝發生思想碰撞,剝光了扔床上都嫌棄僵硬,就更莫要說飲酒作樂了。因而趙佶是決計不屑與在這二十四間風格迥異的暖房花廳裏召見嬪妃的,多數時候,這裏是用作召見各地藝術家時的賜宴。

而此刻落入太史昆眼中的大廳,則與上述兩種風格都大相徑庭。這座大廳的裝潢很肅穆,房梁離地麵接近十二米的落差也使得大廳內洋溢著一種磅礴的氣勢。不過最令人側目的,還是位於廳堂正中心的一張長桌。

長桌的長度足足有十二丈,且長桌外形粗狂,分明是一整支被剖開的樹幹製成。僅僅是主幹便有十二丈長,若是整株樹木的原始樹高恐怕要超過二十丈!說起製作這張長桌的材料,乃是一種生長在大理國南端的“傘樹”,此等樹木極為高大,僅百年時間,就可生長至二十丈高。想神宗年間,大理國動用民夫兩千人,從“猛巴拉那西”砍伐一棵巨大的傘樹,其樹幹經由瀾滄江入海,再由海路至楚州,走淮水、汴河,最後才運至開封府。整個過程,曆經三年之久,走遍大宋大半海岸線,耗費了不知多少財力。這樣的一支樹幹,本想是用作遠洋大船的龍骨,不想由於傘樹生長的過於迅速,密實程度並不能擔當此重任,因而神宗皇帝隻好下令將其製作成一張長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