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間,七八個劍手就被高月柔打倒在地,她離著灰袍劍手隻有一步之遙。
灰袍劍手既然是眾劍手的首領,那麼一身武藝自然不錯。他見月柔武藝亦是高強,所以上手就用了絕招。隻聽他一聲尖嘯,魁梧的身材頓時縮成了小孩子的模樣,又聽他一彈長劍,憑空躍起,像是離弦箭矢般向高月柔襲來。
灰袍人的看家絕學自是非同凡響,不過月柔的反應又是高了一籌。隻見女孩的手中忽然出現一團金光,兜頭向灰袍人打去。丁一聲脆響,灰袍人勢若流星的一劍與月柔的金光撞在一起,再一眨眼,隻見灰袍人的長劍碎做了三節,一柄金燦燦的八棱小金瓜印在的天靈蓋上,早已是將他的腦袋砸出深深一塊凹陷。灰袍人抽搐著歪倒在地,一半身子變回了魁梧的原形,一半身子卻還是縮成個小孩模樣。這樣一來,灰袍人的屍身扭曲成一團,許多肌肉筋脈都被膨脹撕扯的斷裂,起死相可謂是恐怖至極。
原來,這柄小金瓜才是高月柔的武器。大宋江湖中最為常見的武器,除了刀劍槍老三樣之外,還流行棍與錘這兩種武器。棍棒招人喜歡,是因為大宋太祖趙匡胤的武器就是棍棒,且太祖創下的盤龍棍法各縣團練鄉社免費教授給百姓,因而棍棒也成了窮苦人學藝的首選兵器。
至於錘的流行,乃是因為盔甲的普及以及製甲技術的日益提高。遇到一個身著好甲的對手,刀劍槍棍棒的效果都減弱不少,唯獨是錘,乃破除盔甲的利器。錘的形式多種多樣,什麼瓜、球、槌、骨朵,都是錘的一種,甚至鐵蒺藜狼牙棒一類的武器,亦可裂做錘類武器之中。
高月柔的這柄小金瓜,長三尺有餘,通身黃金打造。錘柄雕刻著精美的花紋,除了裝飾,還有上佳的防滑排汗功能;錘頭是個圓潤的金球,周身鑲嵌八條帶有放血槽的鋸齒狀棱邊,反倒是有點像個小南瓜,因而這柄金錘有了金瓜的名字。錘頭頂端鑲嵌了一粒耀眼奪目的綠鬆石,這顆綠鬆石用了特殊手法雕琢,專門用來擊碎刀劍類武器。這柄權杖模樣的武器看起來秀氣,實際上卻有三十幾斤的重量,沒有過人的內力支撐,尋常庸手根本耍弄不了。
且不說作為武器的價值,但說是製造材料,這柄小金瓜已是價值連城。不顧這個武器並不是大富大貴的高氏家族為少東主配備的拉風裝備,而是當年靜月師太行走江湖時的武器。眾多弟子中,師太獨愛月柔,因而將這件武器傳給了她。由於前主人的威名,因而這柄小金瓜的名號在江湖中也十分響亮,它的正式名字本叫做“金絲媚眼勾心錘”,不過到了師太手中後,也隻好更名為“餘恨碎心瓜”了。
月柔一瓜擊死了劍陣的發動者,陣勢立刻就淩亂了。恰得武鬆吃透了大半新招數,長刀威力大大增強。一股金燦燦的黃龍在白衣劍手人群中打了三個轉,廳堂中七七四十九名劍手已是全數歸西。
觀戰的盧俊義此刻臉上笑容更盛了。他清了清了嗓子,朗聲道:“老匹夫,你還不出來麼?不隨你主子去西遼,怎的躲到耶律淳的地牢中了?”
廳堂盡頭傳來一聲冷笑,隻見一個麵容陰狠的高壯道士從花簾後顯出了身影了。放眼望去,這個道士不是全引教的掌教尹士平還能是哪個?不過,太史昆一行人卻是沒表現出意外。
陶塤、朱鶴吟,這就是全引教的標記。再者說方才劍陣中的劍手們也沒有掩飾自身的招數,在場的幾位自然都能判斷出招數的師承。
盧俊義冷笑一聲,道:“尹士平?或者是蕭達魯古?我該叫你哪個名字?你這賊盜,如何又投靠了耶律淳?”
尹士平冷冷說道:“耶律乙辛二十年前就想殺了蕭達魯古滅口了,好在有師傅段鐵玀護著乙辛老鬼才沒有動手。後來他有了收攬全引教為己用的想法,蕭達魯古才有了重新行走江湖的機會。如今,他的師傅段鐵玀死了,全引教幾個像樣的分舵也被一個喚作天王的娃娃滅了,你說,乙辛還留著蕭達魯古作何用?畢竟,蕭達魯古是幫著他殺害過太子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