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0章 九十九 抱元守一(2 / 2)

去大宋拜師學藝,實際上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像是鄉社與一般的門派,隻是傳授一些平常的武功,更多傳授的是戰場用的刀馬戰法,畢竟大宋人的幽雲十六州還在別人的手中,所以大宋學武的漢子們還是希望有一天能夠踏上戰場的。而高麗國是個平靜的國家,並沒有外敵的威脅,因而,尹瓘隻是想學習高超精妙的武術,而不是戰法。

在大宋想要學習高超的武術,隻有找那些名聲大的嚇人的傳奇人物學習。不過大宋人不像高麗人那樣愛慕虛榮,有本事的大宋人多半都過著隱居生活。所以,想要尋找一個傳奇般的高手隻能是可遇不可求。

在大宋尋覓了兩年,尹瓘終於碰到了一位武功高絕的人物——金劍先生李助。李助先生乃是關中第一好手,他的劍術的精要就是一個“抱元守一”。

單單聽了抱元守一這四個字就知道了,李助的劍法,乃是防禦用的。雖然這並不是尹瓘想要的劍法,但這是尹瓘唯一能找到的高超劍法。李助是關中有名的老好人,他見尹瓘是個不辭萬裏來學習的外國小青年,也有心栽培他一二,好落個桃李滿天下的美譽。因而兩年的時間,尹瓘便學會了這套精妙的劍法。

世人皆道“抱元守一”的精要乃是提高注意力的意思,殊不知,在莊子最早的記載中,“一”乃是神智、心神的意思,“元”,則是大千世界的意思。抱元守一,分明是個摒棄客觀、主觀至上的法門。而放在李助的劍法中,則有了“千般萬般,唯我不滅”的意味,通俗點說,這個劍法乃是能夠化解所有攻擊,卻無法反擊的劍法。

學會這個劍法又回到高麗國的尹瓘,輕輕鬆鬆贏取了所有的挑戰,獲得了高麗國第一豪俠的稱號。因為在高麗國沒有人能夠破掉尹瓘的劍法,而尹瓘不還手的作為,則是一種很裝比的範兒。所有前來挑戰的人,隻能俯首認輸。

正是因為修煉了這種武功,所以尹瓘隻能又另辟蹊徑,出重金從大宋一處古墓中尋來了一柄青虹劍與一本《竹律劍法》,有了這套武功,他才總是有了可以攻擊的招數。隻是不曾想到,武鬆斬斷這柄青虹劍,僅僅是用了幾個回合。

如今,尹瓘已經用上了看家絕學。如果非要用量化來形容尹瓘的防禦能力,那隻能說:尹瓘的攻擊力是十點的話,那麼他的防禦能力是一千點。如果更通俗一點來說……這家夥是個肉盾。

武鬆滿臉皆是凝重之色,他換了七種方式,攻擊了四十九刀,居然無法使眼前的鬥笠男移動一步!每一刀,都是石沉大海般的感覺,每一刀,仿佛都將周身的氣力輸送給了對手!七七四十九刀中,武鬆竟然有三次露出了破綻,若不是對手裝比裝的過分,根本不屑與還手,恐怕二郎今日身上多少就要見些紅!

武鬆的額上,已露出點點冷汗!前方的道路上,逃亡者已經不見蹤影;而身後正在苦苦支撐的真龍衛見到太子已經逃跑,遂不再堅持,四處散逃開去。

二十四快活郎早就看到了武鬆這邊麵臨的怪異對手,於是在真龍衛渙散之後,也不去追趕,而是聚到了武鬆身旁。二十四個人連同上武鬆都已躍下了馬匹,一臉無奈地看著場中這個謎一般的男人。

“武二哥,咱們就這樣看著他?”

武鬆拍額道:“沒辦法,他擋住了去路,我沒有辦法越過他去追擊!”

“二哥,不會吧,道路這麼寬闊,這個鬥笠男看起來又好像是不會動的樣子,你繞開他不就是了?”

“嗯?”武鬆一愣,埋怨道:“你怎麼不早說!走,繞過去追!”

不料,還沒等武鬆離開,卻看見兩個護衛載著一名少年又回到了損毀的馬車旁!

尹瓘目睜口呆,問:“為什麼……為什麼要回來?”

護衛道:“稟告大人,太子殿下最心愛的玉梳忘記帶了,所以,我們護送他回來拿……”

尹瓘癡癡道:“你丫的……玉梳……”

太子道:“太傅大人,我知道這樣做不合適,可是……我明早總是要梳頭發的呀!不回來拿玉梳,我明早該如何度過呢?唉!如果為此事落入敵人手中,也是沒有辦法、無可奈何的事情呢!”

武鬆哈哈大笑,隻一揮刀,便解決了兩名護衛。然後他一把提起太子,喝呼道:“太子到手,扯呼!那個烏龜殼鬥笠男,留他在哪發呆吧!哈哈哈!”

二十五匹駿馬,轉眼間消失。尹瓘看著破損的馬車,無力的跪在道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