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0章 八十九 攻克港口(1 / 2)

為什麼太史昆自己承認,他做不了指揮官?其實他在今天的戰鬥中,無論是偷襲高麗國巡邏水軍、占領瞭望塔、還是閃電戰突擊港口,這些作戰計劃幾乎都是出自於他的鬼腦筋,但是他為什麼還如此謙遜的交出指揮權呢?

讓我們將目光放到費保的身上吧!在高麗國停泊於港口上的船舶出現在傭兵們眼中的時候,他手中的兩杆旗幟就開始眼花繚亂的上下紛飛起來。一連貫行雲流水的揮舞,清晰明確的將為五十艘艨艟戰艦各自分配了攻擊目標。這種繁複的旗語,其詞彙量不亞於六級英語,僅僅背誦這些旗語的內容,就足可以讓連劍法都懶得練習的太史昆避讓三舍了。

臨場指揮所要傳遞出去的內容絕不是一句命令就能解決問題的,尤其是在沒有便攜式精確時鍾、速度儀器的時代,簡簡單單一句命令隻會讓士兵們摸不清頭腦。

比如說,“與友軍同時進攻”這個命令,在現代來說可以給出一個明確的時間,比如說九點整同時開火、或是簡簡單單報話機一喊就可以實現,但是在古代,想要讓兩軍同時發動進攻,則要指揮官事先做大量的戰備工作。這種安排戰備的能力,是太史昆所不具備的。

再比如說,“二十艘艦艇齊頭並進”這個命令,放到現代可以給艦隊規定一個速度,比若說二十節速度航行。但是在古代,測速的方法乃是在船頭扔下一個木片,借用人的步伐或是船身上的刻度,用相對速度的方法進行測速。這種幹擾因素極多的測速方法顯然不能滿足戰爭時的要求,因而指揮官在下達“齊頭並進”這樣一個命令時,還要同時規定好參照物、風帆角度等許多技術參數,這樣的能力,也是太史昆所不具備的。

因而,太史昆將指揮權移交給專業指戰人員的做法是相當明智的。乃至於,他現在可以悠閑的品一杯香茗,享受著巧音小弟略帶幾分憤恨的專業捏肩,以觀看古代戰爭年度大片的心態來欣賞眼前恢弘的港口爭奪戰。

大弓艨艟、流星艨艟、奔雷艨艟,這是三種擊沉對方艦隻的好手。而小弓艨艟,則是一個最佳的火力掩護者。不過對於停泊在港口的、船上隻有幾個留守人員的船舶來說,使用這群惡狼般的艨艟絕對是大材小用了。

激烈程度太過於平庸了!白費了費保一套賞心悅目的指揮動作了!擊沉這些根本沒有任何防禦的船隻艦隻比攻擊移動靶還要輕鬆!爆炸聲連接不斷,甚至有些船隻還沒來得及下沉就在海麵上碎成了一堆木板。清空海麵上這三十幾艘船舶隻用了不足一刻時的工夫,像是沒怎麼有機會觀看火藥爆炸的高歆等人根本就沒有看過癮,高麗國開京城海麵上的武裝就算是瓦解了。

由於攻擊的太過於順利,這麼短的時間後麵搭載傭兵的鳥船還沒有跟上來。清空海麵的戰鬥與登錄占領港口的戰鬥中之間的銜接出現了一點空白,天京號上的乘客們甚至用肉眼就能看到,港口上許多人已經哭爹喊娘的開始逃命了。

值守在港口的水軍士兵與海防士兵約有兩千人之多,他們其中不乏勇武者。正所謂無知者無謂,有七八百鳴士兵湧到岸邊,張弓搭箭試圖射擊正在遊弋的艨艟。無所事事的小弓艨艟找到了目標,十五艘小弓艨艟在距離海岸十五丈的海麵上來回穿梭,向勇武的士兵們傾瀉箭矢。

十五艘小弓艨艟相當於一千五百具準頭不怎麼樣的連弩,一番亂射過去,用暴雨傾盆來形容箭矢的密度一點也不為過。海岸上還擊的士兵們本來是瞧準了每艘艨艟上隻有十幾名船員的,在他們的觀念中,這十幾個人除了開船的,能有三四個人射擊就不錯了,而三四個人射擊的威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而他們站的格外靠前。

可他們又哪裏能夠想到,一艘艨艟戰艦的標配才隻有六名船員呢?就這十幾個人,還有十名是特意為防備水鬼準備的陸戰傭兵。

站得太靠前,其結局就是想跑也來不及。小弓艨艟來回轉了幾圈,海岸上橫七豎八的增添了數百具被紮成馬蜂窩的屍首。

另外的一千餘名士兵在海灘的盡頭緊急集合,他們想要在侵略者登陸後嚐試一下陸戰。不過有四艘大弓艨艟與四艘流星艨艟已經盯上了他們。

大弓艨艟放出了八支歹毒的霹靂子母弩矢,爆豆般的響聲在士兵們頭上炸響,什麼瓷片、鐵屑、釘頭、鋼珠頓時尖叫著籠罩住數百丈方圓的麵積。這種歹毒的小玩藝不會立刻要了人的性命,而是邪惡的鑽入人的麵皮中、耳孔中、眼睛中、唇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