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十二 吹簫後生(1 / 2)

【相信醫學!不要相信道聽途說!————摘自《昆哥日記》】

劉知州名獲字子建,乃西京人氏。他祖父曾官至福建路轉運使,因而他家境豐厚,飽讀詩書。劉獲三十歲出仕,從一個小小的縣丞做起,轉戰了五路十八州,終於在三十年後坐到了恩州知州的位子上。

如今劉獲已年過六旬,他的仕途基本也就定格在知州這一級別上了。對此,劉獲的心中是有些遺憾的,他時常這樣想:如果我再年輕二十歲,又會是一個什麼樣子?

不過劉獲對現在的生活同時又是滿意的,這源於他又一副好身板。

六十多歲的人了,老劉他眼不花、耳不聾,腰杆挺直、麵色紅潤,單從外觀上來看,說他四十許人也不為過。況且,老劉以六旬高齡,還能每周行房事一次,甚至於在去年,老劉的第六房小妾還為他生了一個大胖娃娃!這一奇跡,使得老劉在河北東路的官場上博得了一個“不老傳奇”的美名。

要知道,當年與老劉一同出仕的哥們兒們,如今已經凋落的七七八八了,唯有老劉,一副老當益壯的模樣,羨慕煞了旁人。每當有人謙恭的向老劉問起長壽秘訣時,老劉都會笑吟吟的答道:“無他,唯養生矣!”

睡眠充足,飲酒有度,這隻是老劉養生的一個基本。每日清晨練一套華佗五禽戲,每日傍晚緩行一千五百步,這隻是老劉養生每日需做的功課。

在老劉的養生經中,所注意的可遠遠不止這些個,莫要說他每日食用的補品花樣有多麼繁複,單單說他每日吃的米飯,都是一粒一粒數好了,定量下鍋的!

當太史昆從西門慶口中得知了這一切後,他已然明白了劉知州最珍惜的東西是什麼了。

太史昆向西門慶問道:“小慶子呀,你爹那生藥鋪中,有沒有什麼無色無味,吃了讓人發熱發汗的東西?”

西門慶答道:“回昆哥,小生家中祖祖輩輩都是看男科的,那些個生虛火的方子自是應有盡有,像什麼狗鞭鹿茸王八殼子燉燉都有這功效。隻不過,這些個玩意味道都很大,無色無味的還真是難找。”

太史昆沉吟道:“無妨!小慶子你挑些藥效猛的方子,給我熬製點濃縮的拿來!至於味道……幹脆調點紅糖汁,偽造的有些像淤血味兒就成!”

西門慶得了吩咐,立刻著手去辦。

太史昆又向一幹手下問道:“作料是有了,但是誰能提供個法子,讓劉知州神不知鬼不覺的把這些作料喝下去?”

邱小乙起身道:“昆哥別擾!貧道當年學習采陰補陽之術時,曾習得偷香竊玉的本事,其中便有夜半灌藥之法!給劉知州喂藥這件事,您放心交給我來辦!”

太史昆見兩件為難的事都有了著落,心下大定。他尋了一身白袍,持了一根玉簫,晃晃悠悠的出了門。

太史昆一路走來,在州衙不遠處的一條胡同裏停下了腳步。這條胡同乃是劉知州下班回家的必經之路,太史昆此行的目的,正是攔下劉知州耍些手段。

果然在日頭偏西時,一台小轎擔著劉知州,並著兩個小跟班走進了這條胡同。

太史昆捏了幾塊石子,使出丟飛刀的本事,嗖嗖兩下將抬轎的轎夫打了個趔趄,劉知州吃晃不住,噗通一聲從轎子裏滾了出來。

不等劉知州起身站定,太史昆一個虎躍,竄到劉知州身前,將一路現代的“陳氏太極拳”化成了蕭法,圍著劉知州耍了個全套。劉知州一介書生,哪見過如此行雲流水的架勢?他隻覺的漫天蕭影飛舞,直把他骸了個心驚肉跳。

太史昆幾招花架子用過,趁著劉知州愣神的當口,飛快的用玉簫在劉知州的胸口處戳了幾戳,劉知州胸口吃痛,這才是終於回過神來。

堂堂一州之長,劉獲何時曾吃過這種嚇?劉知州大怒,就待吩咐兩個小跟班將太史昆拿下。卻沒想到太史昆持簫而立,滿臉冷笑的說道:“劉知州,如今你已中了灑家的赤陽斷魂蕭,你老人家,就準備後事吧!”

一番話把劉知州又駭了個魂飛魄散,待他捂著胸口準備再與太史昆理論時,卻發現太史昆這家夥已經白衣飄飄的走遠了。

劉知州經了一場無妄之災,自是悶悶不樂。他也無心再與妻妾逗樂,隻是勉強吃了點晚飯,憂心忡忡地在書房臥榻上沉沉睡去。

這廂劉知州睡著,那廂的邱小乙已經伏在了劉府書房的屋頂上。邱小乙待劉府燈光熄盡後,躡手躡腳地揭開屋瓦,將一條細繩放了下去。

邱小乙這根細繩,一頭早已經栓了個水滴形瑪瑙墜子。邱小乙將瑪瑙墜兒對準了劉知州微開的嘴巴,把那一壺西門慶親手熬製的作料順著細繩緩緩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