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娘娘, 燕王派人求見。”
坤寧宮守宮殿的小宮女奔著跑到了正殿,稟報郭太後:“說是有要緊事兒一定要見太後娘娘。”
郭太後正在與顧得歡兩人籌劃興辦女學之事,聽聞燕王府有要事求見, 她放下手中的毛筆, 想了想道:“該是燕王妃生了, 讓她進來罷。”
坐在一旁的顧得歡心中暗暗思量, 燕王妃王甯攀扯起來是崔景行的表妹,也不知道自己要不要封個道喜的紅包過去。
“太後娘娘安好。”
從外邊走進來一個約莫四十多歲的婆子, 跨過門檻便向郭太後行了個大禮:“我們家王爺讓老奴向太後娘娘報喜, 今日太後娘娘升級做祖母了, 燕王妃生了個小郡主。”
郭太後聽聞燕王妃生了,笑逐顏開:“好好好,生個小郡主好哇, 女兒最是貼心,聰明伶俐,哀家覺得燕王妃是有福氣呢, 一舉得女。”
那婆子陪著笑道:“誰說不是呢, 我們家王爺實在稀罕這位小郡主, 於是趕緊讓老奴進宮報喜, 請太後娘娘準許讓燕王府添給奶娘。”
“原來府中井未備下奶娘不成?”郭太後有些驚詫,看了一眼長喜姑姑:“長喜,這事情你去處理一下罷, 定要為小郡主尋個好奶娘來, 身子要好沒有什麼毛病, 為人要正派不得有歪門心思。”
長喜姑姑點頭應答一句:“老奴這就去辦妥當。”
“太後娘娘,還有一件事情,”那婆子又繼續往下說:“燕王還想請太後娘娘準許, 讓國師去給小郡主看個相算個八字,若是萬一有點什麼不好,想請國師及時給小郡主化解,以求小郡主一生平平安安。”
郭太後想了想,點了點頭:“這也是應當的,柘兒當了父親以後便穩重多了,知道為自己的子女著想了呢。長喜,你打發人去三清觀,請國師去魏王府走一趟,注意要備下重禮,不能對國師輕慢。”
長喜姑姑應了一句,趕忙去辦這些事了。
等著燕王府的婆子走了以後,郭太後長長的歎了一口氣。
“唉,燕王也是糊塗,皇上都已經即位了,他還想掀出些風浪來,最後卻落得一個被圈養的下場。隻盼著他自己能夠想通,老老實實的在府裏呆上幾年,到時候給皇上遞個折子,請他把這圈養的成命收回去,否則小郡主隻是在園子裏長大,都不到外邊瞧瞧,那可不行。”
顧得歡點了點頭:“母後說得對。”
雖然她的心裏井非全部認同郭太後說的要將許柘放出來——誰知道他出來以後會不會再興風作浪,可燕王妃生的這個小郡主是無辜的,若是從小便和她父親一起圈養在那方狹小的天地裏,對她以後的成長很不利。
隻不過好在郭太後的意思是在幾年之後可以讓許柘出來溜達,過幾年以後,朝堂上的人已經換了一茬,許洹的皇位也穩固了,想跟著許柘鬧事的應該沒幾個,成不了氣候。
“母後可以在過年過節的時候宣小郡主進宮敘話,”她給郭太後出了個主意:“皇上也隻是圈養燕王燕王妃等人,可沒說要圈養小郡主啊。”
郭太後笑眯眯道:“阿窈,你這主意不錯,以後可讓小郡主出府走動走動。”
她看了一眼顧得歡,在她身上溜了一下:“阿窈,你可有什麼動靜了沒有?”
顧得歡大窘:“母後,我與阿行成親不過半個月,哪裏就能有什麼動靜了?”
“不是有坐床喜一說麼?”郭太後雙眼全是憧憬:“母後盼著你快些生一個孩子,到時候放到坤寧宮裏來養呢。”
“母後,燕王妃不是生了小郡主麼?您若是覺得每日裏閑得無聊,那邊將她抱到坤寧宮來養便是。”
郭太後趕緊拒絕了:“燕王妃生的又不是母後的親孫女,隻有你生的才與母後親哪,阿窈,你得趕緊加把勁,快些生出個小娃娃來,母後可是等著呢。”
顧得歡隻能口裏應承著,心中卻覺得實在難以招架。
平西王府那邊說生了孩子送去西北養,現在郭太後卻讓她把孩子放到坤寧宮來,好在寧德侯府那邊還沒開口,否則她一胎生三個都還少了——畢竟自己做父母的總得留一個在身邊吧?辛辛苦苦十月懷胎,生下的寶寶沒有一個留在身邊,她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
長喜姑姑是行動派,沒有多長時間,事情都給辦妥當了。
奶娘是坤寧宮大宮女采蓮的弟妹阿青,年方二十,今年四月才生了孩子。
“我家弟妹底子好,從未生過病,為人心善,絕不會有什麼壞心思。”采蓮極力推薦:“姑姑,你可以先去村子裏問問她的風評。”
采蓮在坤寧宮做了六年,辦事十分妥當,長喜姑姑也信得過她,隻不過還是親自去了一趟采蓮娘家,找村裏人都問了問,人人都誇獎采蓮的弟妹阿青是個好心人,值得信賴。
長喜姑姑這才尋到采蓮家,將來意說明以後,她家聽聞是采蓮推薦的,去燕王府做奶娘每個月有二兩銀子的月例,當即便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