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紀監組長邱明清在座談會上發言,認為必須大力加強廉政建設,首先要從文化宣傳教育入手,於是突然提出了建設文化廣場的動議。
章尃之當即給予首肯,並指示董事會予以認真研究。
華念平說,開展廉政宣傳教育,推動企業文化建設,這是一項重要方針政策,他完全認同。
但是動用上億元資金建設一個占地幾十畝的樓堂館所,還美其名曰是卓飛文化廣場,往嚴重裏說這本是就是一場資源、經濟上的浪費,個人對此堅決表示反對。
黃春融說,如果真的要叫停卓飛廣場項目,必須聽聽兩個人的意見,一位是章尃之,一位是常秋田,必要時還要觀察省裏的宣傳部有何反應。
華念平說,他在這個問題上已經反複考慮很久,決定親自前往省城向章尃之當麵彙報,同時順便看望常秋田董事長。
對常秋田董事長,恰是春節剛過,一是代表集團班子去拜年,探視他的病情,二是向他陳情取消卓飛文化廣場的意見,同時就市裏即將召開的“兩會”上,如何做好工作報告與他進行溝通。
黃春融主動說,他願意陪著華專員一同前往,如果上麵領導有何怪罪的話,也好與他共同進退。
華念平想,黃春融的致命毛病在於毫無節製地喜近女群,但在工作上從來雷厲風行,盡心盡力,不像其他一些陽奉陰違的人,要麼借故推辭,要麼拖而不辦。
接下來,華念平又向黃春融說起他這兩天始終在掂量的另一個問題,就是打算近期啟動恩源集團的公車改革。
他說,國務院去年印發的關於兩千一〇年深化經濟體製改革重點工作意見中,曾明確提出要研究推進公務用車製度改革,但不知道為什麼,至今並沒有看到任何改革方案。
黃春融說,這個文件他也看到過,隻是公車改革敏感性太強,涉及各個層級領導,甚至包括一般幹部的切身利益,說明這是改革的深水池,各個方麵都有意想不到阻力。
他們剛說到這裏時,姚勇和張如山就一同進來,華念平馬上把推行公車改革的想法告訴二人,請他們發表看法。
姚勇說:“據我了解,公車改革始終是個難於推進的困局,京城的一些地方出台過車改方案,沒有推行多久就凍結了。還有幾個省級的昆、杭城市,也都呼喚公車改革,但雷聲大、雨點小,最後一概低調偃旗息鼓。”
他舉例:“幾年前,東北有一個和淮上市規模相當的地級市,大動靜宣布推行車改,但不到兩個月就把當地差不多弄到癱瘓的程度,於是不得不公開宣布車改失敗!”
張如山說:“恩源集團這些年三公經費一直吃緊,成為了尾大不掉的費用負擔。具體到各級公務用車的消費,更是相當的沉重。”
他細算說:“每年一輛公車包括油費、保險、維護修理,再加上司機人員的工資,少的七八萬元,多的十幾萬元。單是恩源集團為地方機關提供的這方麵費用,長期累積下來,有上百輛汽車的運營成本,需要,每年就需要幾千萬元。”